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孟郊登科后春风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5-29 | 阅读:8764次
历史人物 ► 孟郊

登科后春风,是唐代诗人孟郊在进士及第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孟郊登科后春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表达了孟郊在科举及第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仕途的憧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创作背景

- 孟郊早年家境贫寒,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直到46岁才考中进士。这首诗写于他及第后,抒发了长期压抑后突然释放的狂喜之情。

- 唐代科举竞争激烈,进士及第意味着社会地位的巨大提升,因此孟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 诗歌赏析

- “昔日龌龊不足夸”:回顾过去困顿的生活,认为不值一提。

- “今朝放荡思无涯”:如今金榜题名,心情舒畅,思绪飞扬。

- “春风得意马蹄疾”:以春风比喻得意之情,骑马疾驰,展现意气风发之态。

- “一日看尽长安花”:夸张地表达自己一日之内赏遍长安繁华,体现极度的喜悦。

3. 艺术特色

- 语言直白,情感奔放,与孟郊其他苦吟诗风形成鲜明对比。

-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及第前后的心理变化。

- “春风得意”“走马看花”成为后世形容成功喜悦的经典成语。

4. 历史影响

- 这首诗成为科举文化的象征之一,后世常用来形容读书人金榜题名后的心情。

- 孟郊的及第经历也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对士人命运的巨大影响。

5. 扩展知识

- 唐代进士及第后,新科进士会参加“曲江宴”,并在长安城内骑马游街,称为“探花宴”,孟郊诗中的“看尽长安花”可能与此风俗有关。

- 孟郊虽晚年得志,但仕途并不顺利,仅担任溧阳县尉等小官,最终贫病而终,与这首诗的豪情形成反差。

总之,这首诗生动展现了古代士人科举成功后的心理状态,是研究唐代科举文化与士人心态的重要作品。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代服饰制度研究 | 下一篇:十国间文化交流探析

唐朝胡风文化的融合

唐朝唐朝

唐朝胡风文化的融合是中原文明与周边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范例,集中体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特质。这种融合渗透在政治制度、艺术形态、服饰饮食、宗教

安史之乱的帝国转折

唐朝高仙芝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玄宗末期爆发的重大叛乱,由藩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历时八年之久。这场叛乱不仅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更深刻改变了中古中

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

唐朝节度使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跨度与规模宏大 敦煌壁画主要集中于莫高窟,创作时间从十六

张议潮归义军

唐朝唐懿宗

张议潮归义军是晚唐时期一支重要的地方军事力量,其兴起与活动对西北边疆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说明: 1. 历史背景吐蕃控制河西

孟郊登科后咏春风

唐朝孟郊

孟郊的《登科后》与咏春风并无直接关联,但若探讨其诗中潜在的自然意象及唐代科举文化背景,可作以下分析:1. 《登科后》的核心主旨 此诗为孟郊46岁进

孟郊登科后春风

唐朝孟郊

登科后春风,是唐代诗人孟郊在进士及第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