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宁宗懿璘质班纪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8-07 | 阅读:133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宁宗懿璘质班纪》是中国元代历史文献,记载了元宁宗懿璘质班(1326—1332年在位)的统治事迹。作为元朝第十位皇帝,懿璘质班是元文宗图帖睦尔之子,继位于元文宗死后,由权臣燕铁木儿拥立,年仅7岁登基,在位仅53天便夭折,是元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

宁宗懿璘质班纪

主要史实与背景

1. 即位背景

元文宗晚年通过"两都之战"夺位后,为兑现传位于兄长和世㻋(元明宗)的承诺,设计毒杀明宗,重新夺权。临终前,文宗因立明宗之子懿璘质班为嗣,但实际权力掌握在燕铁木儿手中。

2. 短期统治特点

- 未改年号,沿用文宗"至顺"年号(1332年十月至十二月)

- 由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文宗皇后)临朝听政

- 朝廷继续推行文宗时期的崇文政策,敕令编修《经世大典》

3. 死亡与后续影响

懿璘质班早夭后,燕铁木儿主张立文宗子燕帖古思,但卜答失里坚持立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即元惠宗),导致皇位空缺半年之久。1333年燕铁木儿死后,妥懽帖睦尔才得以即位。

历史评价与争议

1. 元代皇权衰微的体现

幼主频繁更迭(宁宗、元顺帝均幼年即位)反映元朝中后期权臣专政、宫廷内斗加剧的问题。燕铁木儿家族控制朝政,开创了元代权臣废立皇帝的先例。

2. 元代帝系传承的特殊性

元宁宗是元代唯一未改元且未单独建庙的皇帝,《元史》将其与文宗同列一卷,显示其统治的过渡性质。元代皇帝多短命,13帝中5位在位不足5年。

3. 历史文献记载差异

《元史·宁宗纪》仅700余字,而波斯史料《瓦萨夫史》记载燕铁木儿曾试图改立己女为宁宗皇后以操控朝政,反映多元史料的价值差异。

扩展知识:元代皇位继承特点

元代皇位继承未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常通过"忽里台大会"推举产生:

军事贵族干政:如燕铁木儿、伯颜等权臣多次操纵继位

兄弟相继:武宗-仁宗、文宗-明宗兄弟相代

幼主频现元英宗9岁即位,宁宗7岁,顺帝13岁

宁宗之死在客观上加速了元朝统治集团的分裂,为后来惠宗(顺帝)时期伯颜专权埋下伏笔,也使得元代中后期政治越发不稳定。其短暂统治虽无显著政绩,但作为元朝政治衰败的缩影,具有典型研究价值。

文章标签:

上一篇:南唐烈祖的治国方略 | 下一篇:明朝绘画流派演变

张家玉勇猛抗元事迹

元朝张家玉

张家玉(1605—1647),字元子,号南溪,广东东莞人,明末抗元(实为抗清,因元、清均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部分文献有混淆)将领、民族英雄,以勇猛刚烈、

宁宗懿璘质班纪

元朝元朝

《宁宗懿璘质班纪》是中国元代历史文献,记载了元宁宗懿璘质班(1326—1332年在位)的统治事迹。作为元朝第十位皇帝,懿璘质班是元文宗图帖睦尔之子,继位

元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元朝元朝

元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海外贸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既继承了南宋的商贸基础,又在蒙古帝国全球化视野下得到进一步拓展。以下是元朝海上丝绸之

巾帼英雄-也速湿利皇后

元朝成吉思汗

巾帼英雄——也速湿利皇后 也速湿利(Yesülün,又译也速伦、叶速伦)是蒙古帝国时期的重要女性人物,为成吉思汗的第三位皇后(哈敦),属于弘吉剌部。她

宁宗懿璘质班纪

元朝元朝

《宁宗懿璘质班纪》是中国元代历史文献,记载了元宁宗懿璘质班(1326—1332年在位)的统治事迹。作为元朝第十位皇帝,懿璘质班是元文宗图帖睦尔之子,继位

元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元朝元朝

元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海外贸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既继承了南宋的商贸基础,又在蒙古帝国全球化视野下得到进一步拓展。以下是元朝海上丝绸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