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死护曹操身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04 | 阅读:5365次历史人物 ► 典韦
典韦是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著名猛将,以勇力过人、忠诚护主著称,其死守曹操的事迹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均有记载。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宛城之战的历史背景
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因畏惧曹操势力而投降。但曹操纳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邹氏为妾,引发张绣不满。在谋士贾诩策划下,张绣突然反叛,率军夜袭曹营。
2. 典韦的职责与牺牲
典韦时任曹操的贴身护卫(“帐前都尉”),战前因张绣军偷袭时曹操仓促应战,典韦率亲兵断后死战。据《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之,辄十余矛摧”,但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十创而死。其奋力死战为曹操争取了逃亡时间。
3. 细节与评价
武器与武艺:典韦善用双戟,被誉为“古之恶来”,曹操曾称“此吾之樊哙也”。
死后影响:曹操听闻典韦死讯后痛哭,后每次路过其葬地皆遣人祭奠。
军队损失:此战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亦战死,成为曹操生平重大挫折之一。
4. 历史争议补充
《三国志》未明确记载典韦是否保护曹操突围的详细过程,但其“护主”形象可能与后世《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有关(如描写典韦双戟被盗仍徒手搏斗)。但学界普遍认同其忠勇的核心史实。
5. 典韦的历史地位
陈寿将典韦与许褚并列为“曹操之虎臣”,其壮烈身亡体现了汉末武将“死国事”的价值观。后世常以“典韦护主”类比忠勇精神,明代评曰:“典韦不死,曹操不危。”
从军事角度看,宛城之战暴露了曹操早期轻敌的弱点,而典韦的牺牲客观上促使曹操此后更加重视护卫体系的完善(如重用许褚组建“虎士”亲卫)。这一事件在曹操集团发展史中具有警示意义。
文章标签:典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