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秦朝 >> 详情

秦朝货币流通与金融制度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5-22 | 阅读:4550次
历史人物 ► 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与经济管理,推行了系统的货币与金融制度,其核心内容及影响如下:

秦朝货币流通与金融制度

1. 货币统一与标准化

废除六国原有货币(如刀币、布币等),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以青铜铸造,重量与面值统一(约12铢)。钱文“半两”采用小篆,体现书同文政策。此形制成为后世铜钱模板,延续两千余年。

2. 金融管理架构

中央设“治粟内史”掌管财政,地方由郡县官吏监督货币流通。严格规定私铸货币为死罪,通过严刑峻法保障货币信用。考古发现多地钱范(铸钱模具)形制高度一致,反映中央集权控制力。

3. 经济调控手段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货币税收以粮食折算,限制商业资本膨胀。同时以货币支付徭役与军饷,促进货币经济渗透。云梦秦简记载,市场交易需明码标价,违者处罚。

4. 信用与借贷制度

官方设立“公廨钱”从事借贷,利率受法律限制(如《秦律·金布律》规定月息不超过5%)。民间借贷需立契约,违约可诉诸官府,但高利贷现象仍普遍存在。

5. 货币流通的局限性

边远地区仍以实物交易为主,如《里耶秦简》显示洞庭郡用稻谷支付俸禄。货币经济与自然经济并存,反映统一政策的实施差异。

6. 对后世影响

汉承秦制,改进为“五铢钱”体系;圆形方孔钱形制传播至东亚诸国。秦朝建立的中央铸币权模式成为封建王朝经济治理的范本。

注:部分制度细节因史料缺失存争议,如货币实际流通范围、地方财政具体运作等,需结合考古发现进一步研究。

文章标签:货币流通

上一篇:扁鹊与中医起源 | 下一篇:何进引董卓入京

秦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秦朝秦朝

秦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以郡县制为核心,彻底取代周代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体制的基础。以下是其主要内容和特点:1. 郡县两级架构 - 郡

蒙毅执法被诬

秦朝蒙毅

蒙毅是秦朝名将蒙恬的弟弟,曾担任秦始皇的重要近臣,官至上卿。关于"蒙毅执法被诬"的事件,主要记载于《史记·蒙恬列传》,其背景和关键点如下:1. 执法

内史腾灭韩首功

秦朝内史腾

内史腾灭韩是秦国统一六国进程中的关键战役,其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作为秦国攻灭六国的首功之战,这一事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值得

公子高避祸自缢

秦朝公子高

公子高避祸自缢指的是秦始皇长子扶苏在政治斗争中的悲剧结局。根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扶苏因反对焚书坑儒、劝谏父亲施仁政,触怒秦始皇,

秦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秦朝秦朝

秦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以郡县制为核心,彻底取代周代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体制的基础。以下是其主要内容和特点:1. 郡县两级架构 - 郡

秦朝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秦朝秦朝

秦朝虽然国祚短暂(公元前221年—前207年),但其统一的时代背景为民间传说与神话的融合提供了土壤。尽管秦代文献保存有限,但从出土文物、后世典籍及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