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张汤峻法酷吏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02 | 阅读:261次
历史人物 ► 张汤

张汤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酷吏,以执法严酷著称,其行事风格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有详细记载。他的司法实践体现了汉代严刑峻法的特点,同时反映了武帝时期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背景。

张汤峻法酷吏

1. 出身与仕途

张汤出身小吏家庭,自幼熟悉律法。据《史记》记载,他少年时曾因老鼠偷肉而“劾鼠掠治”,仿照审判程序写下文书,显露其早熟的司法才能。后因处理陈皇后“巫蛊案”受武帝赏识,历任廷尉史、御史大夫等职,成为武帝推行专制政策的重要助手。

2. 执法特点

严刑峻法:张汤主张“深文周纳”,即通过苛刻的法律条文罗织罪名。他修订《越宫律》等法规,细化刑罚标准,增强法律威慑力。

迎合上意:他善于揣摩武帝意图,凡涉及诸侯王、豪强的案件常从重处理。如审理淮南王、衡山王谋反案时,株连数万人,导致“郡国豪杰坐死者数万”。

权术手段:张汤与酷吏王温舒等人结成政治同盟,利用“腹诽之法”等非常手段打击政敌,甚至通过严刑逼供制造冤狱。

3. 历史评价

正面作用:其严苛执法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维护了中央权威,为武帝推行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扫清障碍。

争议司马迁批评他“务在峻文深诋”,因过度严酷导致社会恐慌。最终他因与权贵矛盾被诬告“谋反”,被迫自杀,结局颇具讽刺性。

4. 延伸背景

汉武帝时期为应对匈奴战争和财政危机,需要强化社会控制。张汤等酷吏的崛起,实为皇权打压贵族、整顿吏治的工具。这一现象与秦代“以吏为师”传统一脉相承,但过度依赖酷吏也加速了武帝晚年“轮台诏”的政策转向。

张汤的司法实践是法家思想在汉代的延续,其个人命运折射出专制政权下法律工具化的特征。明代丘濬在《大学衍义补》中评价:“汤之酷,虽足以惩奸,亦足以伤国体。”

文章标签:

上一篇:赵高的篡逆之路 | 下一篇:蜀汉五虎上将的征战史

桑弘羊盐铁论辩

汉朝桑弘羊

桑弘羊与盐铁论辩是西汉时期一场重要的经济政策辩论,发生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这场辩论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朝廷官员与贤良文学(地方儒生代表

王莽篡汉建新

汉朝王莽

王莽篡汉建新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王朝更替事件,发生于西汉末年。王莽原本是西汉外戚,凭借家族势力进入朝廷,通过一系列政治运作逐步掌握大权,最

汉朝科技发展的特点

汉朝汉朝

汉朝科技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农业技术显著提升,铁制农具如犁、锄、镰广泛使用,尤其是铁犁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极大提

马援老当益壮

汉朝马援

“马援老当益壮”典出东汉名将马援的事迹,体现了他晚年仍志在千里的豪情。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人物生平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

张汤峻法酷吏

汉朝张汤

张汤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酷吏,以执法严酷著称,其行事风格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有详细记载。他的司法实践体现了汉代严刑峻法的特点,同时反映了武帝

汉朝忠臣张汤的法律改革与生平贡献

汉朝张汤

汉朝忠臣张汤的法律改革与生平贡献张汤是汉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法律专家,他的生平贡献以及法律改革对汉朝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