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 诗歌宗师,笔墨奇峰
朝代:宋朝 | 时间:2024-06-08 | 阅读:6312次历史人物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诗人,被称为"诗歌宗师"。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气势磅礴,被后人誉为"笔墨奇峰"。现就黄庭坚的生平与创作特点,概括如下:
生平简述:
黄庭坚出身儒门,自幼聪慧好学。他在洛阳长大,早年曾历任进士、礼部员外郎等官职。后来隐居山林,致力于诗歌创作和佛教修行。黄庭坚在北宋时期享有盛名,与欧阳修、宋祁并称为"三大家"。他晚年隐居在黄庭,世称"黄庭先生",故人称其为"黄庭坚"。
诗歌特点: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有《走马川行歌》《江城子》等脍炙人口的篇目。他的诗风雄奇峻拔,为后世所推崇。主要特点包括:
1. 语言洗炼,词藻华丽:黄庭坚的诗句用字遣词极其讲究,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如"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句。
2. 气势磅礴,笔力雄浑:他的诗篇气魄恢宏,抒发豪迈的情怀,如《走马川行歌》中"涸辙之鳞,蹢躅穷岛,腾蛇丘墟"等震撼人心的诗句。
3. 融会道释,深邃玄奥:黄庭坚博学多才,兼通儒释,在诗中常融会贯通佛道思想,并具有深邃的人生哲理,如《寻隐者不遇》等作品。
4. 景物描写精准生动: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如"寒鸦一片,江湖空闷"等细腻入微的描写。
总之,黄庭坚是北宋时期影响最深远的诗歌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气势磅礴,兼具文质彬彬和沧桑,成就卓著,被后人誉为"笔墨奇峰"。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可磨灭的璀璨明星。
文章标签:
上一篇: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书画家 | 下一篇:巴图鲁元朝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