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周瑜火烧赤壁破曹军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16 | 阅读:8908次
历史人物 ► 周瑜

周瑜火烧赤壁破曹军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史实分析:

周瑜火烧赤壁破曹军

一、战役背景

1. 曹操南征:曹操在统一北方后,率20余万大军(实际兵力约10-15万)南下,意图消灭孙权刘备荆州刘琮投降,曹操获得战船,但北方士兵不习水战。

2. 孙刘联盟诸葛亮与鲁肃促成联盟,孙权命周瑜为都督,率3万精锐与刘备军2万联合抗曹。

二、战役过程

1. 两军对峙:曹军驻守乌林(今湖北洪湖),联军屯兵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曹军因疫病和晕船,初战失利后退守江北。

2. 黄盖献计:东吴老将黄盖提出火攻策略,利用冬季少见的东南风(并非演义中的"借东风"),以诈降为名接近曹营。

3. 火攻实施:黄盖率数十艘艨艟战船,装载浸油柴草,趁风势突袭曹军水寨。火势蔓延至岸上营垒,曹军大乱。

4. 联军追击:周瑜率主力趁势进攻,刘备军截断陆路,曹操败走华容道(今湖北监利北),损失过半。

三、历史细节考辨

1. 兵力对比:曹操号称"八十万",实际参战约15万;联军5万中,东吴军为主力。

2. 火攻战术:汉代已有"火船"战例(如昆阳之战),周瑜创新在于结合诈降与气象利用。

3. 地理争议:赤壁具置有蒲圻说、黄州说等,2008年考古发现蒲圻(今赤壁市)出土大量东汉箭镞、焦土。

四、历史影响

1. 三分格局形成:曹操退回北方,孙权巩固江东,刘备夺取荆南四郡,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2. 水战典范:开创了中国古代大规模水上火攻战例,后世岳飞朱元璋等均有借鉴。

3. 文化影响:唐代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宋代苏轼《赤壁赋》均源于此,元代《三国志平话》开始艺术加工。

五、延伸知识

1. 疫病因素:《三国志》载曹军"大疫,吏士多死",血吸虫病或伤寒可能是重要败因。

2. 东南风成因:赤壁地处长江河谷,冬季偶有地形导致的局地东南风,并非完全虚构。

3. 参战名将:除周瑜、黄盖外,程普韩当、甘宁等均参战;曹军方面有蔡瑁张允(后被冤杀)。

此战体现了周瑜的军事才能(时年33岁),也暴露了曹操轻敌冒进的弱点。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战后曹操叹:"孤不羞走",承认了战术失误。现代军事学者认为,联军胜在"以长击短",将水战优势与火攻完美结合。

文章标签:

上一篇:魏冉专权擅政 | 下一篇:魏蜀吴三国鼎立

汉末三国群雄的崛起

汉朝三国

汉末三国群雄的崛起是东汉王朝中央集权崩溃、地方势力膨胀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周瑜火烧赤壁破曹军

汉朝周瑜

周瑜火烧赤壁破曹军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史实分析: 一、战役背景1. 曹操南征:

张衡与地动仪的发明

汉朝张衡

张# 1.0.0 (2022-12-12) Features init: 初始化项目 ([0a1a1e3](https://github.com/liuweiqiang1/liuweiqiang1.github.io/commit/0a1a1e3a0a0a1a0a0a0a0a0a0a0a0a0a0a0a0a0)) init: 初始化项目 ([0a1a1e3](https:/

汉灵帝卖官鬻爵

汉朝刘宏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昏君之一,其统治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尤以公开卖官鬻爵的恶政为后世所诟病。以下是关于汉灵帝卖官鬻爵的详细分析:1.

周瑜火烧赤壁破曹军

汉朝周瑜

周瑜火烧赤壁破曹军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的史实分析: 一、战役背景1. 曹操南征:

周瑜赤壁指挥风云录

三国周瑜

周瑜赤壁指挥风云录——一次战略辉煌的记忆公元XXX年,三国时期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在赤壁展开。这场战争的主角之一便是东吴大都督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