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孟浩然田园集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6 | 阅读:9773次
历史人物 ► 孟浩然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隐逸生活和田园风光。关于《孟浩然田园集》,以下几点需结合史实说明:

孟浩然田园集

1. 诗集名称辨伪

孟浩然现存诗集在唐代并未以"田园集"命名。其作品最早由王士源于天宝四载(745年)编成《孟浩然诗集》三卷,收录218首诗,宋代《崇文总目》著录为《孟浩然诗》一卷。所谓"田园集"可能是后人对其山水田园题材的概括称谓。

2. 题材分类特点

其田园诗占比约三分之一,代表作如《过故人庄》《春晓》等。但与陶渊明不同,孟诗更侧重山水与田园的结合,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展现襄阳地域的层峦碧水特色。

3. 隐逸思想渊源

孟浩然的田园诗融合了六朝谢灵运的山水铺陈与陶渊明的淡泊意境。其终生未仕的经历(除短期张九龄幕府任职)使其诗中常见"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复杂心态。

4. 艺术手法创新

开创性地将晋宋山水诗的工整与民歌的流畅自然结合,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苏轼评价"韵高而才短",正指其不事雕琢的天然意趣。

5. 版本流传考据

现存最早刻本为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分游览、赠答等七类编排。明清时期出现多种评注本,如凌濛初刊朱墨套印本,但均无"田园集"单独分类。

6. 文学史地位

其田园诗代表盛唐隐逸诗风的转型,王维《渭川田家》等作品明显受其影响。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将"孟浩然体"列为唐诗重要流派。

需注意的是,孟诗中对农事的直接描写较少,更多通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等场景表现士大夫的理想化田园。这种创作倾向与唐代庄园经济下文人"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现存孟集虽经后人增删,但仍保留了唐人选本的基本面貌,可通过《河岳英灵集》等唐代总集校勘。

文章标签:田园集

上一篇:隋朝文学艺术的成就 | 下一篇:陌刀在五代战场上的演变

唐代的绘画与吴道子

唐朝吴道子

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黄金时代,绘画艺术在技法、题材和理论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吴道子(约680—759年)作为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被后世尊为

唐代教育改革

唐朝阿倍仲麻吕

唐代的教育改革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其制度设计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1. 中央官学体系的完善唐代建立了

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

唐朝唐朝

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港口与航线的拓展:唐朝时期,广州(番禺)、泉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地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唐朝长安胡商的活动影响

唐朝长安

唐朝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都市,吸引了大量来自中亚、波斯、粟特、大食等地的胡商(以粟特人最为突出)。他们的活动对唐代社会经济、文化、

孟浩然的山水诗境

唐朝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展现了唐代士人隐逸情怀与山水审美的深度结合。他的山水诗境可从以

孟浩然田园诗

唐朝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田园诗以清新自然、恬淡悠远的风格著称,展现了唐代隐逸文人的生活理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