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吕后专权始末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31 | 阅读:1659次
历史人物 ► 刘襄

吕后专权始末是西汉初期政治斗争的重要事件,其过程深刻影响了汉朝的政治格局。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吕后专权始末

一、吕后专权的背景

1. 刘邦与吕后地位

刘邦建立汉朝后,吕雉作为原配皇后,凭借政治手腕协助刘邦铲除异姓诸侯王(如韩信彭越),逐渐积累权力。刘邦晚年担心吕后干政,曾欲废太子刘盈(吕后子),但因大臣反对未果(“商山四皓”事件)。

2. 刘邦去世后的权力真空

前195年刘邦驾崩,惠帝刘盈年幼软弱,吕后以太后身份摄政。她先是残害刘邦宠妃戚夫人(“人彘”事件),并毒杀其子赵王如意,确立对皇室的控制。

二、专权过程

1. 惠帝时期的实际统治

惠帝在位7年(前195—前188年),吕后独揽大权,推行“黄老无为之治”,但同时对刘氏宗室和功臣集团进行打压,如逼死刘邦庶子刘友刘恢

2. 临朝称制与分封诸吕

前188年惠帝去世,吕后立少帝刘恭(后废杀),再立刘弘,自己“临朝称制”,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实际执政的女性统治者。她打破“非刘不王”的刘邦遗训,分封吕台、吕产吕禄等吕氏子弟为王侯,并让吕氏女联姻刘氏以控制宗室。

3. 对朝政的全面掌控

- 军事:任命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掌控南军、北军。

- 法律:延续萧何制定的《九章律》,但加重对宗室的刑罚。

- 经济:延续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稳定民生。

三、吕后专权的崩溃

1. 吕后之死与权力断层

前180年吕后病逝,临终前告诫吕氏谨防功臣反扑,但吕禄、吕产能力不足,未能巩固权威。

2. 诛吕之役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齐王刘襄(刘邦孙)、朱虚侯刘章等刘氏宗室,发动政变诛杀诸吕,迎立代王刘恒(文帝),重建刘氏政权。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1. 积极方面

- 延续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

- 打破性别束缚,开创女性执政先例(后世如武则天慈禧均受其影响)。

2. 消极方面

- 外戚干政导致皇权与功臣、宗室矛盾激化,为后世留下教训(如汉武帝晚年“钩弋夫人”事件)。

- 残酷镇压政敌,破坏政治。

五、延伸知识

与匈奴关系:吕后执政期间延续和亲政策,面对冒顿单于的侮辱性国书(“陛下独立……愿游中国”),以隐忍回应,避免战争。

文化政策:废除秦代“挟书律”,允许民间收藏典籍,促进文化复苏。

吕后专权反映了汉初皇权与外戚、功臣的复杂博弈,其统治兼具开明与残暴两面性,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政治镜鉴。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代农业生产技术 | 下一篇:刘禅乐不思蜀亡国

班彪续写史记

汉朝汉武帝

班彪续写《史记》是东汉时期史学发展的重要事件,体现了汉晋之际私家修史的传承与创新。班彪(公元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是著

汉武帝的治国方略研究

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治国方略以“外攘夷狄,内兴功业”为核心,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维度改革,奠定了汉朝强盛

汉朝与西南夷的关系

汉朝汉朝

汉朝与西南夷的关系是汉代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逐步整合与控制。这一过程始于汉武帝时期,延续至东汉,涉及军事征服、

汉朝乐舞艺术的特色

汉朝汉朝

汉朝乐舞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特色融合了先秦文化传统与汉代社会新风尚,形成兼具仪式性、娱乐性与多元化的风格。以下是其核心特色

吕后专权始末

汉朝刘襄

吕后专权始末是西汉初期政治斗争的重要事件,其过程深刻影响了汉朝的政治格局。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吕后专权的背景1. 刘邦建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