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朱云折槛谏成帝除奸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28 | 阅读:9762次
历史人物 ► 萧望之

朱云折槛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直谏事件,发生在汉成帝(前33年—前7年在位)时期。朱云时任槐里令,以刚直敢言著称。当时外戚张禹位居丞相,封安昌侯,深得成帝信任,但朱云认为张禹尸位素餐、结党营私,是朝廷奸佞。

朱云折槛谏成帝除奸

事件始末:

1. 上书请斩:朱云在朝会上公然上书,请求赐尚方斩马剑斩杀"佞臣"张禹,震惊朝野。《汉书·朱云传》载其言:"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

2. 朝堂冲突:成帝大怒,斥其"小臣居下讪上"。御史欲拖朱云下殿,朱云死死抓住殿前栏槛,以致栏杆折断。其高呼:"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龙逄是夏桀时忠臣关龙逄,比干是商纣王叔父)

3. 后续处置

- 左将军辛庆忌叩头流血求情,成帝最终赦免朱云

- 断槛被保留作为劝谏纪念,成为"折槛"典故

- 张禹地位未受影响,反而加封"特进"荣衔

历史背景:

1. 成帝朝外戚专权严重(王凤、王音等王氏外戚当政)

2. 张禹作为帝师,教授《论语》,但明哲保身,面对王氏专权采取妥协态度

3. 朱云师从著名学者白子友、萧望之,属经学派的清流士人

政治影响:

1. 折射出西汉后期皇权与外戚、儒臣间的复杂博弈

2. 彰显汉代士人"清议"传统,开东汉党锢之祸先声

3. "折槛"成为后世谏诤精神的象征,杜甫《折槛行》等诗文多有咏叹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资治通鉴》记载与《汉书》略有出入,司马光对朱云"激讦以求直名"的行为持批评态度。考古发现的汉代未央宫遗址显示,殿堂栏槛为木质髹漆,与文献记载可互证。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朝宫廷权力斗争 | 下一篇:汉寿亭侯关羽

梁冀跋扈专权的权臣

汉朝梁冀

梁冀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权臣,其专权势大、残暴跋扈的作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负面形象。以下是关于他的主要史实和扩展分析:1. 家族背景与早期权力基础

刘秀复汉的光武帝之路

汉朝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其复兴汉室的事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光武

朱云折槛谏成帝除奸

汉朝萧望之

朱云折槛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直谏事件,发生在汉成帝(前33年—前7年在位)时期。朱云时任槐里令,以刚直敢言著称。当时外戚张禹位居丞相,封安昌侯,深得

张衡发明地动仪测地震

汉朝张衡

张衡(78-139年)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他在132年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监测装置,比欧洲同类仪器早约1700年。根据《后

朱云折槛谏成帝除奸

汉朝萧望之

朱云折槛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直谏事件,发生在汉成帝(前33年—前7年在位)时期。朱云时任槐里令,以刚直敢言著称。当时外戚张禹位居丞相,封安昌侯,深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