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明朝 >> 详情

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生平事迹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28 | 阅读:9061次
历史人物 ►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蕿春)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药学家之一,其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他的生平事迹及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生平事迹

1. 早年经历与医学启蒙

李时珍出身医药世家,祖父与父亲均为民间医生。幼年体弱多疾,受家庭熏陶对医药产生兴趣,14岁中秀才后三次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医。其父李言闻为当地名医,指导他系统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并带其临床实践,奠定扎实医学基础。

2. 行医生涯与学术积累

李时珍早年在家乡行医,因医术精湛被推荐至楚王府任奉祠正,后进入太医院任职。在太医院期间,他接触到大量皇家珍藏医书和药物标本,同时发现古代本草著作(如《证类本草》)存在分类混乱、记载错误等问题,萌发重修本草的志向。约1552年起,他辞官返乡,专注药物研究。

3. 编纂《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为撰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耗费近30年时间,足迹遍及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实地考察药物形态与生长环境,向农夫、渔民、樵夫等民间人士请教,同时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书中记录药物1892种(新增374种),附方11096则,绘图1160幅,首次采用“析族区类”的科学分类法,按自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远超此前本草著作的体系化程度。

4. 科学方法与创新贡献

实证精神:通过亲身试验验证药效,如吞服曼陀罗验证其作用。

纠正讹误:指出前人将“兰花”与“兰草”混淆的错误,辨明“泽泻”非“泽舄”。

技术记载:详细记录蒸馏、萃取等制药工艺,保留明代制药学成就。

博物学拓展:包含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知识,如详述汞、的化学特性。

5. 其他著作与医学思想

除《本草纲目》外,李时珍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系统整理脉诊理论,提出“经络是气血通道”的见解。他强调辨证施治,反对滥用“金丹”和迷信秘方,主张“医者贵在格物”,体现了朴素的自然科学观。

6. 晚年与影响

1593年李时珍逝世,临终前嘱托弟子将《本草纲目》献于朝廷,但未获重视。直至1603年金陵首刻后逐渐流传,17世纪传入日本、朝鲜及欧洲,达尔文称其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1951年,李时珍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补充知识

国际地位:《本草纲目》现存最早外文译本为1656年波兰传教士卜弥格翻译的拉丁文节译本。

纪念传承:湖北蕿春建有李时珍纪念馆,其墓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价值:书中记载的青蒿提取方法为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提供线索,2011年获拉斯克奖时她特别提及受《本草纲目》启发。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元朝天灾频发 | 下一篇:地方割据势力崛起

明朝地理学大家徐霞客游记

明朝明朝

明朝地理学大家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古代科学考察与文学创作结合的典范,其成就与特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生平与游历背景 徐霞客(1587

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生平事迹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蕿春)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药学家之一,其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西游记刊印发行

明朝吴承恩

《西游记》刊印发行史实考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刊印发行过程反映了明代中后期通俗文学传播的重要特征。现存最早完整刊本为万历二

明宣宗废殉葬

明朝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于宣德十年(1435年)临终前颁布诏书废除宫妃殉葬制度,这是明代宫廷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中国古代丧葬习俗演变的关键节点。以下从历史

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生平事迹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蕿春)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药学家之一,其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

明朝李时珍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传世之作是《本草纲目》。这部著作成书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历时27年编纂完成,是中国古代药学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