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陈子昂登幽台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03 | 阅读:9306次
历史人物 ► 陈子昂

陈子昂登幽州台》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的简称,创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以下从创作背景、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陈子昂登幽台

1. 创作背景

陈子昂时任武攸宜军中参谋,随军征讨契丹。因屡献良策不被采纳,反遭贬斥。悲愤之余,他登上幽州台(今北京蓟门一带,传为战国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遗址),借古抒怀,感叹不遇。

2. 诗歌原文与解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时空意识:前两句纵向贯穿古今,表现对燕昭王等明君的追慕与未来贤主的期待落空;后两句横向铺展天地,凸显个体的渺小与孤独。

情感张力:"独怆然"三字凝聚了诗人政治失意、理想幻灭的悲慨,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 艺术特色

句式创新:突破初唐宫廷诗六朝骈俪之风,采用杂言体(前两句五言,后两句六言),节奏顿挫,具有散文的自由气韵。

意境开拓:将个人际遇升华为人类共通的时空孤独感,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

4. 历史考证与争议

幽州台具置存在争议,学界倾向于蓟城(今北京西南)或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清代黄周星《唐诗快》评此诗"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点明其超越时代的哲理性。

5. 文学史地位

此诗被视为唐诗革新的先声,其苍劲质朴的风格直接影响盛唐派。明代杨慎称其"一扫六代之纤弱",与《感遇》组诗共同奠定了陈子昂"复古革新"的文学史地位。

延伸知识:陈子昂的文学主张见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强调"风骨""兴寄",反对齐梁浮风,为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开辟了道路。其生平结局颇具悲剧色彩,因得罪权贵冤死狱中,年仅42岁。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代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 下一篇:李煜词圣亡国

唐德宗建中之乱

唐朝唐德宗

唐德宗建中之乱(781-786年)是唐德宗李适在位期间爆发的藩镇叛乱事件,其核心是河北、河南等地藩镇节度使联合对抗中央,导致唐朝中央权威进一步削弱。以

唐代军事府兵制度

唐朝节度使

唐代军事府兵制度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项重要的兵役制度,起源于北魏、北周的府兵制雏形,经隋朝改革后,在唐朝(618—907年)趋于完善并达到鼎盛。其核

韩愈谏迎佛骨表

唐朝韩愈

韩愈的《谏迎佛骨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反佛奏章,写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针对唐宪宗迎奉法门寺佛骨舍利的崇佛行为提出强烈批评。作为古文运动的

唐玄宗御驾亲征记

唐朝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712-756年)虽以开创开元盛世著称,但其御驾亲征的记录在正史中仅有零星记载,且存在争议。通过梳理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

陈子昂登幽台

唐朝陈子昂

《陈子昂登幽州台》是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的简称,创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以下从创作背景、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及历史影

诗骨陈子昂的生平探索

唐朝陈子昂

诗骨陈子昂的生平探索陈子昂,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骨”,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下面我们将一起探索陈子昂的生平。一、早年经历陈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