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唐玄宗晚年怠政事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27 | 阅读:8192次
历史人物 ► 唐玄宗

唐玄宗晚年怠政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其表现及影响可从以下多方面深入分析:

唐玄宗晚年怠政事

一、怠政的具体表现

1. 沉迷享乐

开元末年(约740年后)起,玄宗愈发沉溺于音乐歌舞,设立梨园专事娱乐,每月设宴达十余次。据《旧唐书》记载,其"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甚至亲自创作《霓裳羽衣曲》。

2. 委政李林甫杨国忠

736年罢免贤相张九龄后,李林甫独揽相权19年,开创"口蜜腹剑"的专政模式。天宝年间(742-756)杨国忠继任,其"不学无术,专事迎合"(《资治通鉴》),导致吏治腐败加剧。

3. 边防政策失误

玄宗废除府兵制改行募兵制,却未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边将权力膨胀,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唐朝40%兵力。杜佑《通典》指出:"边兵之势强,而中央之卫弱"。

4. 财政竭泽而渔

为满足奢靡开支,玄宗任用聚敛之臣如王鉷、杨慎矜等,推行"和籴法"等苛政。天宝八年(749)国库粟米储备达960万石,但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社会矛盾激化。

二、怠政的深层原因

1. 帝王心理变化

玄宗执政44年(712-756)后期出现"功成身退"思想,《开元天宝遗事》载其自称"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

2. 后宫干政影响

杨贵妃得宠后(745年始),其家族获封赏者达16人。杨国忠通过裙带关系掌权,形成"姊妹弟兄皆列土"(白居易《长恨歌》)的局面。

3. 制度性缺陷

三省六部制在玄宗朝逐渐形式化,翰林学士院与宦官权力上升。《唐会要》记载天宝年间宦官高力士"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

三、历史影响

1. 安史之乱爆发

755年安禄山叛乱时,中原承平已久,"州县发官铠仗,皆穿朽钝折不可用"(《新唐书》)。玄宗仓皇西逃,导致马嵬驿兵变。

2. 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战乱使北方人口锐减,《元和郡县图志》载关中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间接推动江南经济开发。

3.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平叛过程中为笼络将领,大封节度使,最终形成"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新唐书·兵志》)的局面。

4. 文化转型

盛唐气象终结,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的追忆与白居易"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讽喻,标志文学创作转向现实主义。

补充知识

天宝十四载(755)全国户数达891万(《唐会要》),但逃户问题严重,实际控制力下降。

玄宗晚年崇道炼丹,曾于嵩山投龙简祈长生,反映其精神状态变化。

均田制崩溃加速,敦煌文书显示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契约数量激增。

宦官监军制度在此时期定型,为唐中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伏笔。

这一时期的政治演变印证了《贞观政要》中"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的警示,展现了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轨迹。

文章标签:

上一篇:何稠工艺巨匠 | 下一篇:十国间的外交联姻策略

薛涛笺上相思泪

唐朝薛涛

"薛涛笺上相思泪"这一意象融合了唐代才女薛涛制作的花笺与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的风雅与情思。以下从历史背景、薛涛笺的文化意义、相

唐玄宗晚年怠政事

唐朝唐玄宗

唐玄宗晚年怠政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其表现及影响可从以下多方面深入分析:一、怠政的具体表现1. 沉迷享乐 开元末年(约740年后)起,玄宗愈发

阎立本帝王图卷

唐朝阎立本

《阎立本帝王图卷》是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绢本设色人物画作品,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该画作以历代帝王为主题,共描绘了十三位帝王及其侍从的

唐蕃和亲文成入藏

唐朝松赞干布

唐蕃和亲文成入藏是唐朝与吐蕃之间一次重要的政治联姻,对中原与吐蕃的关系、文化交流及边疆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史

唐玄宗晚年怠政事

唐朝唐玄宗

唐玄宗晚年怠政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其表现及影响可从以下多方面深入分析:一、怠政的具体表现1. 沉迷享乐 开元末年(约740年后)起,玄宗愈发

唐玄宗开元经济崛起之路

唐朝唐玄宗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的经济崛起是中国古代史上"盛唐气象"的核心体现,其繁荣基础建立在多项制度革新、农业技术突破和社会治理优化的协同作用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