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单骑救主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4 | 阅读:3873次历史人物 ► 赵云
“赵云单骑救主”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主要记载于《三国志·赵云传》及裴松之注引的《云别传》中。这一事件展现了赵云的忠诚与勇武,也成为后世文学和艺术创作的经典题材。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
事件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期间。刘备当时驻守新野,因曹军势大被迫南撤,携百姓逃往江陵。途中在当阳长坂坡被曹军精锐骑兵追上,刘备军队溃散。
2. 核心事件
救阿斗:乱军中,赵云发现刘备甘夫人和幼子刘禅(阿斗)失散,遂单骑返回曹军势力范围搜寻。据《云别传》记载,赵云怀抱阿斗,边战边撤,最终将阿斗安全送还刘备。
“子龙一身都是胆”:此战赵云表现极为英勇。裴松之注提到,曹操在高处望见赵云奋战的场景,惊叹其勇猛,下令活捉赵云,但赵云最终突围成功。
3. 史书记载的细节
《三国志》载赵云“身抱弱子(刘禅),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但未提及“七进七出”。这一情节是《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
赵云此战因功升任牙门将军,成为刘备核心将领之一。
4. 与《三国演义》的差异
罗贯中在小说中增加了“长坂坡七进七出”“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等虚构情节,并虚构曹操部将夏侯恩被赵云斩杀、夺取青釭剑等细节。
正史中赵云主要任务是救援而非主动冲阵,曹军追击主力为虎豹骑,不涉及与名将单挑。
5. 历史意义
此战体现了汉代“忠义”价值观。赵云作为护卫型将领,其职责履行堪称典范。
刘备战后“掷阿斗于地”的典故(出自《云别传》)虽可能为后世附会,但反映了统治者对忠诚的推崇。
6. 延伸知识
长坂坡地理位置:今湖北当阳境内,为荆襄至江陵的交通要道。
虎豹骑的战斗力:曹纯率领的这支精锐“天下骁锐”,赵云能突围更显其能力。
刘禅的结局:这位被救的幼子后来成为蜀汉第二代皇帝,史称“后主”。
赵云此举不仅巩固了其在蜀汉的地位,也成为后世“单骑救主”类故事的原型。需要注意的是,《三国志》对赵云的记载较为简略,部分细节需结合《云别传》等补充史料交叉考证。
文章标签: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