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葛从周朱温麾下骁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09 | 阅读:6749次
历史人物 ► 朱温

葛从周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将领,早年加入黄巢起义军,后归顺朱温(后梁太祖),成为其麾下核心将领之一。以下是对其生平和军事贡献的详细考述:

葛从周朱温麾下骁

一、早年经历与归顺朱温

1. 黄巢旧部出身

葛从周早年追随黄巢转战南北,以骁勇著称。黄巢败亡后,他与霍存、张归霸等将领率余部投降朱温(时为宣武节度使),被朱温收编为亲军"厅子都",成为其嫡系力量。

2. 朱温集团的战略价值

朱温吸纳黄巢旧部实为重要战略布局。这些将领熟悉流动作战,弥补了宣武军缺乏野战精锐的短板。葛从周因"善骑射,有谋略"(《旧五代史》语),很快获得重用。

二、主要战功与军事特点

1. 关键战役表现

- 邢州之战(889年):率军击破河东李克用部将安金俊,斩首千级,稳固朱温河北战线。

- 清口之战(897年):作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大破杨行密军队,擒获庞师古,此战奠定朱温在河南-淮南间的战略优势。

- 河北经略(900-902年):连续攻占洺州、磁州,迫使成德节度使王镕归附,为朱温统一北方扫清障碍。

2. 战术风格

葛从周以骑兵突袭见长,注重战场侦察与侧翼包抄。《册府元龟》载其"每战必先登,矢石不及其身",曾创下"一日破八寨"的战例。其用兵既有黄巢军的机动性,又融合了正规军的阵地战经验。

三、朱温集团中的特殊地位

1. 非嫡系出身的晋升

虽非朱温早期班底(如朱珍、庞师古),但通过战功升至忠武军节度使(治陈州),成为外镇大将。这与朱温"重功轻亲"的用人策略有关。

2. 晚年急流勇退

朱温称帝后,葛从周以目疾请辞,得赐"信忠淳佑功臣"号。这种善终在梁初诛戮功臣的背景下殊为难得,反映其政治敏锐度。

四、历史评价与延伸探讨

1. 新旧《五代史》的记载差异

欧阳修《新五代史》贬其"剽勇少谋",与薛居正《旧五代史》"沉毅多算"的评价形成对比,可能受北宋贬抑梁将的史学观影响。

2. 墓志的新发现

20世纪出土的《葛从周神道碑》显示其晚年"散家财聚书万卷",这一细节修正了武夫粗鄙的传统认知,反映五代武将的文化转向。

葛从周的经历典型体现了唐末藩镇将领的双重性:既是军阀割据的工具,也是战术创新的实践者。其在朱温军事体系中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纯战役层面,更为五代军制从藩镇私兵向中央禁军转型提供了过渡样本。

文章标签:

上一篇:诗仙李白醉写清平调 | 下一篇:泉州港海外贸易盛

契丹南下灭后晋

五代十国刘知远

契丹南下灭后晋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946年至947年,标志着契丹(辽朝)对中原政权的直接军事干预达到顶峰。以下是事件的详细梳理及

葛从周朱温麾下骁

五代十国朱温

葛从周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将领,早年加入黄巢起义军,后归顺朱温(后梁太祖),成为其麾下核心将领之一。以下是对其生平和军事贡献的详细考述: 一、早

刘守光:割据燕地之霸

五代十国李存勖

刘守光是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幽燕地区的军阀,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其统治以残暴骄奢著称,最终因狂妄称帝导致败亡。以下是关于刘守光的主要史实及背

王审知治闽有方

五代十国朱温

王审知(862—92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实际奠基者,其治理闽地(今福建)的政绩在乱世中尤为突出。作为王潮之弟,他继承兄位后采取务实政策,使闽地

葛从周朱温麾下骁

五代十国朱温

葛从周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将领,早年加入黄巢起义军,后归顺朱温(后梁太祖),成为其麾下核心将领之一。以下是对其生平和军事贡献的详细考述: 一、早

王审知治闽有方

五代十国朱温

王审知(862—92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实际奠基者,其治理闽地(今福建)的政绩在乱世中尤为突出。作为王潮之弟,他继承兄位后采取务实政策,使闽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