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泰定帝也孙铁木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26 | 阅读:9169次
历史人物 ► 泰定

泰定也孙铁木儿(1293—1328年),元朝第七位皇帝,名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蒙古帝国大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侄,父亲是元武宗海山之弟、晋王甘麻剌。1323年南坡之变后即位,1328年去世,在位5年,庙号泰定。

泰定帝也孙铁木

1. 即位背景:

1323年,元英宗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权臣铁失弑杀,也孙铁木儿作为晋王镇守漠北,在铁失等人的拥立下即位。他迅速处决铁失一党以稳定政局,但并未彻底改革英宗新政的弊端,后期转向保守。

2. 治国政策:

延续汉法与保守并存: 沿用科举、编纂法典(如《大元通制》),但同时重用蒙古旧贵族,削弱汉人官员权力。

财政与民生: 因自然灾害频发(如1324年黄河大水),多次减免赋税,但因滥赏贵族导致国库空虚。

宗教政策: 推崇藏传佛教,大规模修建寺庙,资助佛事活动,延续元朝“政教合一”传统。

3. 边疆与外交:

漠北统治: 长期经营哈拉和林,稳固北疆,压制察合台汗国势力。

高丽关系: 延续元朝对高丽的控制,1325年高丽忠肃王被迫入元朝觐。

与钦察汗国互动: 通过联姻维系与金帐汗国的关系,1330年代月即别汗曾遣使通好。

4. 家族与继承问题:

其子阿速吉八天顺帝)在1328年短暂继位,但随即因两都之战败亡,帝系转入文宗一脉。

泰定帝在位时未明确解决继承问题,导致身后爆发大规模内战(天历之变)。

5. 历史评价:

泰定帝统治被视为元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期。他平衡蒙汉势力但缺乏改革魄力,后期沉溺佛事,未能遏制权臣(如燕帖木儿)崛起。其死后元朝陷入帝位争夺的长期动荡。

补充知识:

泰定年间的“天历之变”反映了蒙古宗王与汉地官僚集团的矛盾。

泰定帝陵墓位置成谜,可能因元朝“秘葬”传统而未留下明确记载。

元代宫廷医学文献《饮膳正要》成书于泰定年间,反映了多元文化交融。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宋代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 下一篇:明朝医学发展成就

元代的名将名臣

元朝元大都

元代的名将名臣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元代名将名臣及其事迹:1. 木

察必皇后辅政贤后

元朝斡耳朵

察必皇后(?—1281年),名不详,蒙古弘吉剌部人,元世祖忽必烈的正宫皇后。她是元代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之一,在辅政、内治和对外关系上均有显著贡献,其

元天顺帝被废

元朝天顺帝

元天顺帝阿速吉八是元朝第八位皇帝,年仅9岁即位,在位仅一个月(1328年),因两都之战失败被废。他是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之子,泰定帝去世后,权臣倒剌沙在

欧阳玄修辽金史

元朝元顺帝

欧阳玄(1283-1357)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在辽金史编修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参与纂修《辽史》《金史》两部正史。这两部史书作为元代官修史书的重

元泰定帝守成君

元朝泰定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293-1328年),是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1323年至1328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玄孙,晋王甘麻剌之子。泰定帝的统治时

泰定帝也孙铁木

元朝泰定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293—1328年),元朝第七位皇帝,名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蒙古帝国大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之侄,父亲是元武宗海山之弟、晋王甘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