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古文大家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27 | 阅读:6056次历史人物 ►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世称“南丰先生”,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古文以平实严谨、结构缜密著称,深得欧阳修赏识,并在宋代古文运动中被誉为“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一、文学成就与古文特色
1. 风格平正典雅:曾巩的古文不以奇崛见长,而是以逻辑清晰、说理透彻取胜。如《墨池记》通过王羲之习字的故事,阐发“深造道德”的哲理,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2. 注重实用价值:多为序跋、碑志、记文等应用文体,内容多关涉政治教化与道德劝诫,如《宜黄县学记》强育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3. 史学笔法:曾巩曾任史馆修撰,主持校勘《战国策》《说苑》等典籍,其文章常带史家严谨之风,叙事考据并重。
二、政治与学术贡献
1. 为官清正:历任知州、史官等职,主张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在齐州任职时推行保甲法,抑制豪强,百姓颂其“政声满江湖”。
2. 理学先驱:与欧阳修、王安石交游,思想上承韩愈、下启朱熹,强调“明道致用”,对宋代儒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宋代评价:王安石称“曾子文章世稀有”,朱熹赞其文“一字不可增减”。
后世地位:明清古文家如归有光、方苞均效法其文风,清代桐城派更将其奉为典范。
扩展知识
曾巩家族“南丰曾氏”为儒学世家,其弟曾布官至丞相,家族中进士者多达数十人。其文集《元丰类稿》由后人编撰,收录散文、诗作五百余篇,是研究北宋文学与思想的重要文献。
曾巩的古文创作不仅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体现了北宋士大夫“文以载道”的理想,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
文章标签:
上一篇:五代十国的历史概述 | 下一篇:元朝宫廷生活与礼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