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五代十国的城市规划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5-24 | 阅读:5412次
历史人物 ► 钱镠

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割据时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军事性和实用性特征。这一时期虽缺乏大规模都城建设的记录,但地方城市的发展仍反映了乱世中政治、经济与军事需求的交织。以下是其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扩展分析:

五代十国的城市规划

1. 军事防御主导的城市形态

城墙体系强化:割据政权为应对战争,普遍加高加厚城墙,如后周首都开封城墙扩建为三重(罗城、内城、皇城),并增设马面、瓮城等防御设施。十国中的南唐金陵(今南京)依托长江天险,修建了跨江烽火台系统。

狭巷与封闭里坊:延续唐代里坊制但更趋封闭,如成都(前蜀都城)的街巷故意设计迂回狭窄,以阻碍敌军骑兵行进,夜间实行严格宵禁。吴越国杭州城内增设“闸门”,分区封闭管理。

水系军事化改造:南汉广州城挖掘护城河与珠江连通,形成水上防御网;荆南政权(南平)将江陵城水道改造成阻碍敌军攻城的屏障。

2. 经济功能的空间重构

草市与坊墙突破:商业活动突破唐代严格的坊市分离,如后唐洛阳出现“侵街建房”现象,扬州(吴国)的夜市被记载为“十里长街市井连”。闽国福州设立“蕃坊”容纳海外商人。

港口城市兴起:吴越国明州(今宁波)扩建港口,设立市舶司;南汉广州开辟“番坊”专区,成为阿拉伯商人聚居地,城市规划中融入波斯风格的仓储区。

3. 政权象征性的微型都城

缩略版都城礼制:小规模政权模仿唐代长安但简化规制,如后蜀成都的皇城仅设南北主轴,未完全对称;楚国王宫(长沙)仅保留“五凤楼”等标志性建筑。

宗教建筑的整合佛寺进入宫城:闽国君主王审知在福州城内修建“万岁寺”作为皇家礼佛场所,兼具政治宣示功能。南唐金陵的“清凉院”被纳入宫城防御体系。

4. 区域特色的工程技术

因地制宜的建材与工艺:吴越国采用“竹筋泥墙”技术快速筑城;后周开封用夯土包砖技术强化城墙,成为北宋东京城防的基础。南诏(大理前身)利用山地石材修建梯形城墙。

水利与城市结合:吴越国钱镠治理杭州水系,开挖“涌金池”解决城市供水,并建设“捍海塘”抵御潮患,形成“水陆并行”的城市格局。

5. 移民与多元文化空间

北方士族聚居区:后唐太原城设立“晋阳学宫”收容南迁文人;荆南江陵城出现专供北方移民的“北里”,建筑风格保留中原特色。

胡风影响:契丹援助后晋时期,开封城内建有“穹庐区”供契丹使节居住;回鹘商人在甘州(甘肃张掖)形成“回鹘营”聚居区。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虽缺乏系统性文献记载,但考古证据(如扬州唐城遗址五代地层、福州闽国宫殿夯土基址)显示,其务实风格为北宋《营造法式》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城市军事化布局的遗产,直至元代仍可见于部分南方城址。

文章标签:城市规划

上一篇:李商隐无题情深 | 下一篇:柳永词醉汴京城

景延广拒契丹

五代十国石敬瑭

景延广拒契丹是五代后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中原政权与北方契丹(辽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下从背景、事件经过、影响及历史评价等方面展开

五代十国的城市规划

五代十国钱镠

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割据时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军事性和实用性特征。这一时期虽缺乏大规模都城建设

安重荣举兵反叛

五代十国石敬瑭

安重荣举兵反叛 安重荣(?—942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将领,出身于沙陀族,早年效力于后唐,后归附后晋高祖石敬瑭,因战功显赫被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

李存勖灭梁建唐

五代十国李存勖

李存勖灭梁建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后唐政权的建立与后梁的灭亡。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详细阐述: 一、背景与前期准备1. 沙陀

五代十国的城市规划

五代十国钱镠

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割据时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军事性和实用性特征。这一时期虽缺乏大规模都城建设

吴越钱弘俶纳土归宋

五代十国钱镠

:吴越钱弘俶纳土归宋 1. 历史背景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东南的政权,由钱镠建立,定都杭州。至钱弘俶(后改名钱俶)在位时,中原已由北宋统一。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