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南北朝 >> 详情

徐陵编《玉台新咏》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5-18 | 阅读:8077次
历史人物 ► 沈约

《玉台新咏》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徐陵(507—583)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梁简文帝萧纲在位时期(550—551年前后)。作为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选集,其内容与编选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学史意义。

徐陵编《玉台新咏》

一、编纂背景与目的

1. 宫体诗的集大成之作:梁代宫廷文学盛行"宫体诗",以描写女、闺阁情趣为主,《玉台新咏》收录了大量此类作品,反映了当时审美风尚。萧纲提倡"文章且须放荡"(《诚当阳公大心书》),徐陵作为其文学侍从,通过编纂响应这一主张。

2. 文学功能定位:序言称本书旨在"撰录艳歌",供妃嫔"对玩于书帷",具有娱乐消遣性质,与《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严肃标准形成对比。

二、内容与体例特征

1. 收诗范围:共10卷,收录汉至梁诗歌870首(存世版本存654首),以五言诗为主,兼收少量七言、杂言。

卷1-8按时代排序,涵盖西汉枚乘《杂诗》至梁代当代作品

卷9专收七言诗(如《歌行》等)

卷10为五言四句短诗,实为绝句雏形

2. 女性主题突出:约三分之二作品涉及女性题材,包括闺怨、爱情、梳妆、歌舞等,如《孔雀东南飞》(全篇首次载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叙事杰作。

3. 保存文献价值:收录41首《文选》未收之作,保留沈约《六忆诗》、萧纲《咏内人昼眠》等宫体诗代表作,部分民歌如《西洲曲》藉此传世。

三、文学史影响

1. 推动诗体演变:书中七言诗占比达11%,推动七言诗发展;卷十短诗汇编体现齐梁时期绝句的成型过程。

2. 争议与评价:唐代刘肃《大唐新语》批评其"倾国倾城,无对重世",但明清学者如纪昀《四库提要》肯定其"未可概诋为艳俗"。

3. 版本流变:现存最早为明五云溪馆活字本,清代吴兆宜注本考证详实。敦煌残卷(P.2503)存部分文本,可校勘后世刻本之讹误。

四、编者徐陵的文学地位

作为"徐庾体"代表(与庾信齐名),徐陵骈文成就更高,《玉台新咏序》被誉为"千古骈文绝作"。其编选标准重情感表达与形式创新,书中收录沈约"四声八病"理论影响下的新变体诗,体现出南北朝诗歌格律化的过渡特征。该书与《文选》共同构成六朝文学批评的双峰,对唐代律诗发展有间接影响。

文章标签:新咏

上一篇: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 下一篇:张旭狂草醉墨痕

慧远结社白莲池

南北朝雷次宗

慧远结社白莲池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体现了净土宗早期的发展与庐山佛教文化的兴盛。以下从历史背景、结社活动、思想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1. 历史

崔浩国史之狱殒命

南北朝崔浩

崔浩国史之狱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间(450年)爆发的一场重大政治事件。崔浩作为北魏汉化改革的核心人物,因主持编修《国记》(北魏国史)触

傅大士双林树下禅

南北朝传奇

傅大士双林树下禅:中国佛教史上的独特现象傅大士(497-569),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大士,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徐陵编《玉台新咏》

南北朝沈约

《玉台新咏》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徐陵(507—583)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梁简文帝萧纲在位时期(550—551年前后)。作为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文学

徐陵编《玉台新咏》

南北朝沈约

《玉台新咏》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徐陵(507—583)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梁简文帝萧纲在位时期(550—551年前后)。作为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文学

沈约创四声八病说

南北朝沈约

沈约(441—513年)是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汉语音韵学史上提出“四声八病”说,对中国诗歌声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声说的提出 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