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祖逖中流击楫志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7-14 | 阅读:5200次
历史人物 ► 祖逖

祖逖"中流击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典故,典出《晋书·祖逖传》,展现了东晋名将祖逖北伐中原的壮志豪情。

祖逖中流击楫志

1. 历史背景

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祖逖作为北来士族代表,眼见中原沦陷于匈奴等胡族之手,主动请缨北伐。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只给予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的微薄支持。

2. 典故始末

祖逖率领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伐,船至长江中流时,他击打船桨(楫)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誓言若不能收复中原,就如江水东流不复返。这个场景后被概括为"中流击楫"或"击楫中流"。

3. 军事成就

祖逖过江后屯驻淮阴(今江苏淮安),自铸兵器,招募士卒:

314年击溃流民武装、樊雅

317年大败后赵石勒部将桃豹

319年收复谯城(今安徽亳州),控制黄河以南大片领土

实行"与士卒同甘苦"的治军方式,深得民心

4. 政治智慧

采取灵活策略:

对北方坞堡武装采取怀柔政策

允许敌占区民众往来贸易

约束部属不扰民,推行屯田

5. 历史局限

晋元帝司马睿猜忌祖逖,派戴渊都督北方六州军事牵制。321年祖逖忧愤成疾而卒,时年56岁。其弟祖约继任后丢失河南领地,北伐成果最终丧失。

6. 文化影响

"中流击楫"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坚定决心的经典意象,陆游辛弃疾等诗人均有相关吟咏。明代王夫之评价:"晋之不能中兴,以舍逖而用渊也。"现代多用于形容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7. 相关延伸

与"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青年时期励志故事)、"枕戈待旦"等成语共同构成祖逖的人物形象谱系。其北伐是东晋时期最接近成功的恢复中原尝试,也是"侨置郡县"政策下北人南迁的历史缩影。

文章标签:击楫

上一篇:黄忠的老当益壮 | 下一篇:鲜卑族汉化进程

孙绰天台山赋文

晋朝孙绰

《孙绰与〈天台山赋〉的文学及历史价值考析》孙绰(314-371),东晋著名文学家,玄言诗代表作家,在山水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台山赋》作为现

晋代墓葬考古新发现

晋朝王氏

晋代墓葬考古新发现近年来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物质文化研究,也为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丧葬制度和工艺水平提供了

祖逖中流击楫志

晋朝祖逖

祖逖"中流击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典故,典出《晋书·祖逖传》,展现了东晋名将祖逖北伐中原的壮志豪情。1. 历史背景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

葛洪炼丹求长生

晋朝葛洪

葛洪(约283—343年),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他是中国炼丹术史上的关键人物,其著作

祖逖中流击楫志

晋朝祖逖

祖逖"中流击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典故,典出《晋书·祖逖传》,展现了东晋名将祖逖北伐中原的壮志豪情。1. 历史背景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

《五胡十六国与晋朝的关系》

晋朝祖逖

五胡十六国与晋朝的关系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与政权更迭的复杂交织,其核心在于西晋灭亡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东晋南迁汉人政权的对峙、冲突与互动。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