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玄奘西行取佛经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10 | 阅读:7901次
历史人物 ► 玄奘

玄奘西行取经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跨国文化交流事件之一,其历史背景、过程及成果均体现了唐代中外文明交融的深度。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玄奘西行取佛经

一、历史背景

1. 南北朝佛经译本混乱

隋唐之际,佛教经论因翻译分歧导致义理冲突,玄奘在研习《瑜伽师地论》时发现诸家解释不一,遂决心西行求取梵文原典,统一中土佛学体系。

2. 唐初的政治环境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虽未获朝廷通关文书(时因突厥威胁边境封锁),仍私自出长安,经凉州潜行至瓜州,最终突破玉门关西行。唐太宗的默许态度(后补发通关文书)反映了国家对佛教的包容。

二、西行路线与关键历程

1. 陆路丝绸之路主线

玄奘途经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龟兹(今新疆库车)、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跨越葱岭(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高昌王麹文泰的资助(提供黄金、马匹及随从)为后续行程奠定基础。

2. 印度游学与那烂陀寺

公元633年抵达印度后,玄奘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五年,并被推为“十大德”之一。他系统研习因明学、般若中观等学派,足迹遍及戒日王统治下的北印度40余国。

三、学术贡献与文化影响

1. 佛经翻译的革新

玄奘带回657部梵文佛典,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主持译场,创立“五不翻”原则(如陀罗尼咒语保持音译),译出《大般若经》600卷、《成唯识论》等75部1335卷,质量远超前代。

2. 大唐西域记》的史料价值

由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12卷,详细记载138国地理、政治及宗教状况,成为研究中亚、印度7世纪历史的核心文献。19世纪英国考古学者康宁汉姆依此书定位那烂陀寺遗址。

3. 唯识宗的确立

玄奘开创的唯识宗(法相宗)强调“万法唯识”,其弟子窥基进一步发展理论,虽因教义深奥未能广泛传播,但对后世华严宗、禅宗产生影响。

四、拓展知识

玄奘的国际声誉

戒日王为玄奘在曲女城举办无遮大会,18国僧俗数千人参会,玄奘立“真唯识量”论题,18日内无人能破,获“大乘天”称号。

技术与文化交流

玄奘携回印度制糖法(石蜜工艺),唐代据此改良出蔗糖技术;《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度量衡、历法,推动中印科技交流。

玄奘的旅程远超宗教范畴,实际是一次跨越地理与文化的科学考察,其精神与成就至今仍是中外文明互鉴的典范。

文章标签:佛经

上一篇:隋朝大运河的修建 | 下一篇:李昇代吴立南唐

武则天改元称帝录

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改元称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登基的标志性事件,其过程充满政治谋略与制度创新。以下从历史背景、称帝步骤、改元特点及政治影响等方

唐睿宗过渡政权

唐朝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历史上一位特殊的皇帝,曾两次登基(684—690年、710—712年),其过渡政权时期是唐朝中央权力更迭的重要阶段,涉及武则天称帝、中宗复辟

唐代宫廷乐舞发展

唐朝汉族

唐代宫廷乐舞的发展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史上的黄金时期,其体系之完备、艺术之精湛、影响之深远,堪称历代之冠。以下从多个方面详述其发展脉络与特点:

唐代婚姻门第观念

唐朝唐律疏议

唐代婚姻门第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唐代虽然标榜开放包容,但婚姻仍受门第观念的深刻影响,尤其在士族与庶民之间界

玄奘西行取经

唐朝玄奘

玄奘西行取经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根据历史记载,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祎,生于隋朝洛阳缑氏县(今河南偃师)。他于唐

玄奘西行与《大唐西域记》

唐朝玄奘

玄奘西行与《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佛教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及地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与文献。以下从历史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玄奘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