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张华博物志宏富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5-22 | 阅读:1286次
历史人物 ► 张华

张华博物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博物学著作,由西晋学者张华(232—300)编纂。该书内容广博,涵盖天文、地理、动植物、神话传说、方术技艺等领域,展现了魏晋时期的知识体系与世界观。以下从史实角度解析其内容与价值:

张华博物志宏富

一、内容分类与特点

1. 天文地理

书中记录“天河与海通”“月中有桂树”等自然现象与传说,反映了汉晋时期对宇宙的朴素认知。部分内容与《淮南子》《山海经》呼应,如“地有四游”说,体现汉代浑天说的影响。

2. 异域风物

提及“弱水西国”“穿胸民”等异域传说,部分取材于《山海经》,但加入了魏晋时期西域交通带来的新见闻,如对大秦(罗马帝国)琉璃制作的记载。

3. 医药方术

收录“狸骨治鼠瘘”“蜈蚣畏蜘蛛”等民间验方,虽夹杂巫术成分(如厌胜法),但保存了早期中医药学经验。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可见相似内容。

4. 器物考辨

对“汉帝屏风”“火浣布”等珍奇物产的描述,与《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记载相符,印证了汉代丝绸之路的物资交流。

二、史学价值与争议

1. 文献传承

原书十卷已佚,今本辑录自《太平御览》《说郛》等后世类书。清人王谟、钱熙祚等辑校本较完备,但真伪混杂问题仍需考辨。

2. 知识体系

将神话(如“精卫填海”)与实证观察并列,体现魏晋“格物致知”的学术风格。其分类方式影响了唐代《酉阳杂俎》、宋代《事物纪原》等笔记体著作。

3. 争议问题

部分内容被指抄袭《列子》《拾遗记》,可能系后人增补。关于“浮提国”等人文地理记载,学界对其史料真实性仍有争论。

三、历史背景延伸

张华身居司空高位,得以接触宫廷藏书与使节见闻。该书编纂正值八王之乱前夜,其知识整理可视为士人对动荡时局的一种文化回应。同时期郭璞注《山海经》、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共同构成魏晋博物学的高峰。

张华本人以“博物洽闻”著称,《晋书》称其“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其子张韪因参与八王之乱,可能间接导致原书散佚。唐代刘知己《史通》批评其“迂怪妄诞”,但明清学者如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重视其考据价值。

文章标签:博物

上一篇:郭嘉遗计定辽东 | 下一篇:斛律光北齐名将冤死

《东晋士族的权力斗争》

晋朝司马睿

东晋(317—420年)是中国历史上门阀士族政治达到顶峰的时期,皇权相对衰弱,以王、谢、庾、桓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士族集团通过复杂的权力斗争掌控朝政,深

束皙补亡诗续

晋朝束皙

束皙补亡诗续是指西晋文学家束皙(约261—约300)为补《诗经·小雅》中六篇有目无辞的"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而创作

周处除三害记

晋朝周处

《周处除三害》是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劝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史学家虞预的《会稽典录》,后经南北朝刘义庆编入《世说新语·自新》,成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经

陆机洛阳纸贵

晋朝陆机

陆机“洛阳纸贵”的典故出自《晋书·左思传》,但实际主角是左思而非陆机。这一典故反映了西晋时期文学作品的传播盛况,以下是围绕这一历史事件的详细分

张华博物志探微

晋朝张华

《张华博物志探微》 《博物志》是西晋学者张华所著的一部博物学著作,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动植物、医药、神话传说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

张华博物志

晋朝张华

标题:张华《博物志》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1. 作者与成书背景 《博物志》为西晋学者张华所著,成书于3世纪。张华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其著作融合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