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阿合马敛财权臣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3 | 阅读:2296次
历史人物 ► 阿合马

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要权臣,以善于理财著称,但其敛财手段和专权行为引发广泛争议,最终因政敌设计被刺杀。关于阿合马的历史形象需结合元代政治经济背景综合分析。

阿合马敛财权臣

一、阿合马的崛起背景

1. 回回官僚集团的兴起:蒙古帝国重用色目人管理财政,阿合马作为中亚回回人(一说花剌子模人),凭借精明强干被忽必烈赏识。元代实行四等人制(蒙古、色目、汉人、南人),色目人在财政领域占据优势地位。

2. 战时财政需求:忽必烈时期持续对南宋、日本、东南亚用兵,阿合马通过整顿盐铁专卖、增加商税等手段充盈国库,至元元年(1264年)被任命为中书平章政事,主管财政。

二、主要敛财手段

1. 垄断专卖制度:将铁、银矿收归官营,推行"钩考"(审计旧账),追缴地方欠税。盐课收入从至元初年每年30万锭增至其死后70余万锭。

2. 滥发纸钞:主持发行至元宝钞,初期稳定物价,后期为弥补军费超额印发,导致通货膨胀。马可·波罗记载"纸币流通如黄金"的同时也暗示贬值现象。

3. 苛捐杂税:增设"扑买"(包税制),允许商人承包税收,导致横征暴敛。江南新增税收项目达32种,连农具、鱼苗都需课税。

三、权臣特性与政治斗争

1. 结党营私:其子忽辛任大都路总管,家族四十余人任要职。《元史》记载其选拔官员"专以色目人为之",排斥汉法派官员。

2. 打压异己:与太子真金为首的汉法派激烈冲突。至元十五年(1278年)曾诬告中书右丞张文谦谋反,引发朝野震动。

3. 宗教矛盾:为增加收入强征寺院田产,引起佛教势力不满。至元十七年(1280年)强行折算寺院缴纳的"酥油钱",激化矛盾。

四、结局与历史评价

1282年,千户王著假传太子令,设计刺杀阿合马于大都。忽必烈初期震怒,后清查其罪行,追论"奸恶",家族被诛。元代官方文献对其评价两极:《元典章》肯定其财政贡献,《元史》则列入奸臣传。

延伸知识

阿合马现象反映元代"理财派"与"汉法派"的路线之争,类似争议在金代有蔡京、明代有严嵩

现代研究者指出,其政策部分是应对宋金以来财政体系崩溃的不得已之举,过度征税客观上加速了江南经济恢复。

波斯史家拉施特《史集》记载阿合马曾改革度量衡,统一全国征税标准,这与其形象形成反差。

文章标签:阿合马

上一篇:杨谅汉王叛乱 | 下一篇:姒文命治水英豪

元朝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

元朝元朝

元朝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极为激烈且复杂,贯穿其整个统治时期。由于元朝奉行“幼子守灶”传统与汉式嫡长子继承制并存的矛盾,加之军事贵族集团、权臣及

元代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

元朝王祯

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候显著变化的时期,其环境变迁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农牧业发展及民族迁徙密切相关。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树轮、冰芯等

元代纺织业与手工业技术

元朝王祯

元代纺织业与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在继承宋金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以官府作坊为主导、民间生产为补充的格局,技术上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以下从

元朝的茶叶贸易与茶文化

元朝元朝

元朝的茶叶贸易与茶文化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既是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以下从贸易与文化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茶叶贸易的扩

理财能臣阿合马

元朝阿合马

阿合马(Ahmad Fanakati,?—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著名的理财大臣,以擅长财政管理闻名,但其聚敛手段和专权行为也引发巨大争议。他是中亚费纳喀忒(

权臣阿合马事略

元朝阿合马

权臣阿合马事略阿合马(?—1282年),元代初期著名权臣,回族(一说畏兀儿人),以理财能力著称,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他在忽必烈统治期间长期掌管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