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祖逖中流誓北伐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6-08 | 阅读:9761次
历史人物 ► 祖逖

祖逖中流誓北伐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段著名历史典故,反映了当时士人收复中原的坚定决心和爱国精神。以下是相关史实和扩展内容:

祖逖中流誓北伐

1. 祖逖的生平背景

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名将。早年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两人“闻鸡起舞”的故事广为人知,展现了他们勤勉自励、志存高远的品格。西晋灭亡后,祖逖南渡,成为东晋朝廷的重要将领。

2. 中流击楫的典故

建兴元年(313年),祖逖率部北伐,渡江至中流时,敲击船桨(击楫)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意为若不收复中原,绝不南归。这一誓言彰显了他誓死抗敌的决心,成为后世传颂的壮语。

3. 北伐的军事行动

祖逖北伐初期势如破竹,收编流民武装,团结各地豪强,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并使后赵政权(羯族建立)的势力受到遏制。他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在谯城(今安徽亳州)、雍丘(今河南杞县)等地屡败后赵军队。

4. 东晋朝廷的态度

东晋朝廷对祖逖北伐支持有限,担心武将坐大,仅授予他名义上的官职,未提供充足粮饷。祖逖依靠屯田和地方势力自给自足,展现了卓越的治理能力。后因晋元帝司马睿猜忌,派戴渊节制其兵权,北伐事业受阻。

5. 北伐的结局与影响

祖逖因忧愤成疾,于321年病逝,北伐事业戛然而止。他去世后,收复的领土再度沦陷。尽管未能实现终极目标,但他的精神激励了后世,如南宋辛弃疾在《水龙吟》中写下“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借祖逖之事抒发抗金抱负。

6. 历史评价

祖逖被视为民族英雄,其北伐是东晋少有的主动进攻行动,体现了汉人对恢复中原的渴望。唐代房玄龄在《晋书》中称赞他“慷慨节烈,有古人之风”。后世常以“祖生之誓”比喻矢志报国的决心。

7. 补充知识:时代背景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北方士族大量南迁,形成“衣冠南渡”的格局。祖逖北伐正处于东晋偏安初期,南北矛盾尖锐,其行动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文章标签:

上一篇:曹操的军事思想研究 | 下一篇:刘裕代晋建宋过程

司马道子专权

晋朝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兄弟,被封为会稽王,在东晋晚期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专权始于孝武帝时期,并在孝武帝去世后进一步扩大,对东晋末

洛阳纸贵左思赋成因

晋朝左思

洛阳纸贵与左思《三都赋》的成因考一、时代背景与社会因素1.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文风鼎盛,都城洛阳成为文化中心,文人雅士云集。当时流行辞赋创作

石崇金谷斗富

晋朝石崇

石崇与王恺斗富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奢侈攀比事件,集中展现了当时门阀贵族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这一事件在《晋书》《世说新语》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其历史

郭象庄子注研究

晋朝庄子

郭象《庄子注》是中国哲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文本,被视为魏晋玄学“独化论”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现存通行本《庄子》33篇实为郭象在整理古本时删订而成,其注

闻鸡起舞祖逖北伐

晋朝祖逖

闻鸡起舞与祖逖北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与军事行动,二者分别体现了个人奋发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结合。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闻鸡起舞的

祖逖闻鸡起舞励志

晋朝祖逖

"闻鸡起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典出《晋书·祖逖传》,讲述了东晋名将祖逖与好友刘琨少年时奋发图强的经历。这一事迹不仅体现了古人勤勉进取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