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春秋战国 >> 详情

聂政刺侠累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7-11 | 阅读:184次
历史人物 ► 聂政

聂政刺侠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韩国(今河南境内),主要记载于《史记·刺客列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

聂政刺侠累

1. 事件背景

聂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出身贫寒,以屠宰为业。侠累(又名韩傀)是韩国的相国,因与严仲子(严遂)结怨。严仲子曾为韩国大臣,与侠累政见不合,遭到排挤,流亡他国后意图,遂结识聂政。

2. 严仲子与聂政的结交

严仲子听闻聂政勇猛,多次登门拜访,赠以重金并为其母祝寿。聂政起初拒绝,但因严仲子诚意打动,最终答应为其,但以“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为由暂未行动。待母亲去世后,聂政守孝三年,才主动找到严仲子履行承诺。

3. 刺杀过程

聂政孤身携带利剑潜入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趁侠累在府中议事时突袭。他冲破侍卫阻拦,当场击杀侠累,随后又击杀数十名护卫。自知难以脱身,为避免连累姐姐聂荌,聂政自毁面容、挖目剖腹而死。韩国将他的尸体曝市悬赏,聂荌闻讯赶来认尸,痛哭后亦自杀身亡。

4. 历史评价与争议

司马迁的记载:将聂政列为“刺客”典范,强调其“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

动机分析:聂政的行为兼具报恩与侠义,但后世学者对严仲子是否利用其平民身份存疑。

政治背景:侠累之死反映了韩国国内激烈的权力斗争,严仲子可能借聂政之手铲除政敌。

5. 文化影响

文学渲染:后世常以聂政为题材创作诗歌、戏剧,如《广陵散》古曲相传与他有关。

侠文化象征:聂政成为“重诺轻生”的刺客形象代表,与荆轲专诸等并称。

延伸知识

战国刺客的共性:刺客多出身卑微,通过极端手段参与政治,侧面反映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与贵族政治的衰落。

韩国的局势:侠累后,韩国未因此事件衰落,但内斗加剧,为后来秦灭韩埋下伏笔。

此事件展现了战国时期个人暴力与政治博弈的复杂交织,聂政的悲剧性选择亦成为古代观念的缩影。

文章标签:

上一篇:伯禽封鲁的历史过程 | 下一篇:秦代宫廷政治斗争

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战国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典故,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春秋末期越国君主勾践为复国雪耻而忍辱负重的故事。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

纵横家学派兴衰

春秋战国鬼谷子

纵横家学派是中国战国时期以游说诸侯、倡导合纵连横策略为核心的思想流派,兴起于战国中后期(约公元前4—前3世纪),衰落于秦汉之际。其兴衰与时代政治

聂政刺侠累

春秋战国聂政

聂政刺侠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韩国(今河南境内),主要记载于《史记·刺客列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 1. 事件背景

荆轲刺秦王真相

春秋战国荆轲

关于荆轲刺秦王的史实,主要依据《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载,结合其他史料和考古发现,可总结如下几点核心事实:1. 历史背景 公元前227年,秦国已灭韩、

聂政刺侠累

春秋战国聂政

聂政刺侠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韩国(今河南境内),主要记载于《史记·刺客列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 1. 事件背景

聂政刺杀侠累

春秋战国聂政

聂政刺杀侠累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事件,记载于《史记·刺客列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事件背景 聂政是战国时期轵(今河南济源)人,以勇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