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唐朝 >> 详情

史思明叛军覆灭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5-25 | 阅读:3145次
历史人物 ► 史思明

谨遵要求,现就史思明叛军覆灭的历史事件进行专业分析:

史思明叛军覆灭

1. 叛军兴衰背景

史思明原为安禄山部将,755年参与安史之乱。安禄山死后,史思明一度降唐,但758年再度反叛,自立为"大燕皇帝"。其军事才能突出,曾攻占洛阳,与唐军形成对峙。

2. 关键转折点

- 邺城之战(759年):史思明解安庆绪之围后兼并其部,叛军实力达到顶峰

- 河阳之战(760年)李光弼成功阻滞叛军西进,战略态势开始逆转

- 洛阳拉锯战:唐军采用坚壁清野策略,极大消耗叛军补给

3. 覆灭直接原因

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弑。内部权力更迭导致:

- 指挥体系瓦解

- 部将离心倾向加剧

- 军事部署出现重大漏洞

4. 后续影响

- 史朝义继位后叛军迅速衰落

- 763年唐军联合回纥彻底平定叛乱

- 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

5. 历史教训

该事件证明:

- 缺乏政治纲领的军事集团难以持久

- 内部权力继承机制缺陷易致崩溃

- 唐廷对降将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补充军事细节:史思明部队以"曳落河"精锐骑兵为核心,但后期兵源多强征河北农民,战斗力下降。唐军则通过朔方军重组、回纥骑兵支援重建优势。经济上,江淮漕运的保持为唐军提供了持久战资本。

文章标签:叛军

上一篇:南朝宫体诗的艺术 | 下一篇:五代十国的外交策略

李商隐的无题诗探秘

唐朝李商隐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唐代诗歌中独具特色的文学现象,其含蓄深婉、意蕴丰富的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篇章。以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主题解

阎立本丹青宰相

唐朝阎立本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唐代著名画家、政治家,因绘画成就卓著且官至宰相,被后世誉为“丹青宰相”。他是中国美术史上文人画家与官僚身份结合的早期

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

唐朝长安

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是古代欧亚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的巅峰体现。这条横跨东西的贸易网络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后逐渐形成,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塔里木

长孙皇后贤德录

唐朝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601—636),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出身鲜卑贵族长孙氏,名不详(一说名“无垢”),是隋朝名将长孙晟之女。她以贤德著称,被后世视为中国古代

史思明乱唐风波

唐朝史思明

史思明是唐代“安史之乱”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与安禄山同为叛乱的主要领导者。这场叛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对当时政治、经济、社会

颜杲卿骂贼死节烈

唐朝史思明

颜杲卿是唐朝著名忠烈之臣,以坚守节操、誓死不降叛军而名垂青史。安史之乱期间(755-763年),他与堂兄颜真卿一同组织义军抵抗安禄山叛军,最终因城破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