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以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他生于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早年屡试不第,直至71岁才获贡生资格,终身未入仕途,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聊斋志异

[晋朝] 《陆机与西晋文学的地位》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西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他的文学成就和理论贡献对西晋乃至整个六朝文学影响深远,其地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文学创作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文学 | 历史人物 ► 陆机

[南北朝] 魏收撰《魏书》争议

魏收所撰《魏书》的争议是南北朝史学史上的重要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 曲笔与谄媚权贵 《魏书》被诟病最多的是魏收为迎合高氏政权(北齐)而歪曲史实。据《北齐书·魏收传》记载,魏收公然声称“何物小子,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魏书》 | 历史人物 ► 邢邵

[西周] 《尚书》西周篇章解析

《尚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其西周篇章(如《周书》部分)集中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历史事件,是研究西周史的核心材料。以下从内容、史实和影响三方面解析,并扩展相关背景知识:一、 核心篇章与
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西周 | 历史人物 ► 周公东征

[隋朝] 隋代法律《开皇律》考

《开皇律》是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由高颎、郑译、裴政等大臣主持修订的南北朝至隋初的综合性法典,为隋唐律法体系奠定了基础。其内容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背景与修订动机 隋朝建立后,为结束南
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法律 | 历史人物 ► 郑译

[南北朝] 萧统《文选》编纂

萧统《文选》编纂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工程,具有深远影响。萧统(501—531),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谥号昭明太子,他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奠定了后世文学选集的基本范式。一、编纂背
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文选》 | 历史人物 ► 萧统

[元朝] 元朝医学与《饮膳正要》

元朝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发展既继承了金元时期医家的理论创新,又融合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医学经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集中体现在宫廷医学、饮食疗法及药物学的发展上
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饮膳 | 历史人物 ► 饮膳正要

[南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义庆《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刘宋时期编撰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成书于5世纪中叶,由临川王刘义庆主持编纂,门下文士参与撰写。全书分36门(现存版本多为10卷36门),收录东汉末至东晋名士的言行轶事,共1130余则,以简练
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刘义庆

[南北朝] 萧统编《文选》

萧统编《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成书于公元6世纪初(约526—531年)。作为中国古代文献整理的里程碑,《文选》的编纂背景、内容特点及历史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一、编纂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文选》 | 历史人物 ► 萧统

[晋朝] 《晋朝的史学成就与著作》

晋朝的史学成就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既有对前代史学的继承与发展,也涌现出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展现了当时史学的多样性和学术活力。以下是晋朝史学的主要成就与代表性著作: 一、官方修史制度的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史学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