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朱熹理学思想述评
朱熹(1130-1200)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其思想体系被称为“朱子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理学思想融合了儒家经典与佛教、道教的某些元素,形成了系统化的哲学体系。以下是其核心思想及影响的概述:1. 理气论 朱时间 ► 2025-05-27 | 标签 ► 理学思想 | 历史人物 ► 朱熹
[唐朝] 唐朝的佛教传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佛教传播与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繁荣得益于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统治者的支持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化。以下是唐朝佛教传播的主要特点及相关史实: 1. 统治者推崇与政策支持 - 太宗与玄奘:唐太宗虽以儒时间 ► 2025-05-27 | 标签 ► 佛教传播 | 历史人物 ► 唐朝
[明朝] 明朝思想家罗贯中著书传世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关于罗贯中及其著作的历史事实和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 历史身份考证: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时间 ► 2025-05-25 | 标签 ► 思想 | 历史人物 ► 罗贯中
[春秋战国] 惠施名家逻辑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家惠施是名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逻辑思想以“合同异”为核心,强调事物相对性与概念辩证关系。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名实之辩的深化惠施继承名家"正名"传统,提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时间 ► 2025-05-25 | 标签 ► 逻辑思想 | 历史人物 ► 惠施
[晋朝] 葛洪《抱朴子》科学思想
葛洪《抱朴子》科学思想研究葛洪,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其代表作《抱朴子》集道教思想与科学探索于一体,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抱朴子》分为内篇与外篇,内篇主要论述神仙方药、鬼怪变时间 ► 2025-05-21 | 标签 ► 抱朴子》 | 历史人物 ► 葛洪
[五代十国] 十国佛教发展小史
十国佛教发展小史 十国(902—979年)是唐末五代至宋初的割据时期,佛教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区域化发展的特点。北方因战乱频繁,佛教受到一定抑制;南方十国政权(如吴越、南唐、闽、南汉等)相对稳定,成为佛教的重要发时间 ► 2025-05-21 | 标签 ► 佛教 | 历史人物 ► 李煜
[明朝] 李贽离经叛道思想
李贽(1527—1602),明代晚期思想家,以其“离经叛道”的激进思想著称,对传统儒学、社会伦理和官方意识形态提出深刻批判,被称为“异端之尤”。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批判程朱理学 李贽反对程朱理学时间 ► 2025-05-2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贽
[唐朝] 玄奘西行与佛教传播
玄奘西行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佛教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公元627年(贞观元年),玄奘因感中土佛经译本残缺、义理分歧,决意西行天竺求法。他违反当时出境禁令,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诸国,穿越帕米尔高原,最时间 ► 2025-05-20 | 标签 ► 佛教 | 历史人物 ► 玄奘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形成与传播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现象,其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政治需求密切相关。以下是其形成与传播的主要脉络及特点: 一、形成背景1. 社会转型需求: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周王室衰微时间 ► 2025-05-16 | 标签 ► 法家思想 | 历史人物 ► 战国
[南北朝] 萧衍建梁崇佛教
萧衍(梁武帝)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崇佛教,对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萧衍崇佛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背景:1. 个人信仰与出家行为 萧衍多次舍身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自称“时间 ► 2025-05-15 | 标签 ► 佛教 | 历史人物 ► 萧衍
明朝崇祯
元朝元仁宗
宋朝柳永
五代十国边镐
唐朝安禄山
南北朝高洋
隋朝王劭
晋朝王羲之
三国庞统
汉朝郭解
汉朝张骞
秦朝赵高
春秋战国老子
西周共和
夏商商朝
清朝广州十三行
明朝戚继光
元朝怯薛
宋朝欧阳修
五代十国韩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