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科举制度在五代的演变

科举制度在五代时期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延续性与变异性。这一时期(907-960年)虽战乱频仍,但各政权为笼络士人、维持统治合法性,仍不同程度地沿用并调整了唐代科举的基本框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延续与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科举制度 | 历史人物 ► 顾闳中

[春秋战国] 诸子百家教育思想

诸子百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前221年)涌现的多元思想流派的统称,其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下是主要流派的核心教育观及其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 一、儒家:伦理本位与人文教化1. 孔子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教育思想 | 历史人物 ► 商鞅

[宋朝] 《宋代城市消防制度》

宋代城市消防制度是中国古代消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密集及建筑布局特点密切相关。以下是宋代城市消防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 消防机构的设立 宋代首次出现了专业消防机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消防制度 | 历史人物 ► 庆元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盐铁专营制度

五代时期(907—960年)的盐铁专营制度继承并发展了唐代的专卖政策,是这一时期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各政权为应对战乱导致的财政困境,强化了对盐铁等战略资源的控制,其制度设计与实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 制度延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盐铁专营制度 | 历史人物 ► 周世宗

[元朝] 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

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是蒙古统治者吸收汉制与草原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运作及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背景与设立动因 1. 军事扩张后的治理需求:蒙古帝国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行省制度 | 历史人物 ► 元朝

[清朝] 清朝的官僚制度变革

清朝的官僚制度在继承明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变革,形成了独特的行政体系。以下是其核心变革与特点: 一、中枢机构的调整1. 内阁与军机处的演变 清初仿明制设内阁,但实际权力逐渐被雍正时期设立的军机处取代。军机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官僚制度 | 历史人物 ► 清朝

[唐朝] 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考试体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定期举行)和制科(皇帝临时下诏特设)。常科以进士、明经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科举制度 | 历史人物 ► 牛李党争

[元朝] 元朝科举制度的变迁

元朝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特点 元朝(1271—1368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但其推行过程曲折反复,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汉文化的矛盾态度。元朝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废止到恢复、从边缘化到有限推行的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科举制度 | 历史人物 ► 元朝

[晋朝] 晋朝官学与私学教育

晋朝官学与私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门阀政治与学术思想变迁的缩影。一、官学体系的构建与局限 1. 中央官学: 西晋初年沿袭曹魏太学制度,武帝泰始八年(272年)整顿太学,将19,000余学生精简至7,000人,但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官学 | 历史人物 ► 王叔和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奴婢制度考

五代十国时期的奴婢制度是当时社会阶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中晚唐的贱民体系,并在乱世中呈现出新的特点。以下从制度渊源、身份界定、来源途径、法律地位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析: 一、制度渊源与政治背景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奴婢制度 | 历史人物 ► 周世宗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