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十国割据政权的生存策略
十国割据政权(902—979年)是唐末至宋初中国南方及部分北方地区的分裂时期,各政权为维持生存采取了多样化的策略,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1. 灵活的外交平衡割据政权常采用“事大政策”与“联弱制强”相结合的手段。例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生存策 | 历史人物 ► 马殷
[春秋战国] 张仪连横外交策略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连横”策略协助秦国瓦解六国合纵,其外交战略对秦的统一进程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其实践连横策略的主要史实和分析:1. 破除齐楚联盟(前313年) 张仪利用楚怀王的贪婪与短视,以“献时间 ► 2025-07-14 | 标签 ► 外交策 | 历史人物 ► 张仪
[南北朝] 刘裕北伐建宋朝
刘裕北伐与南朝宋的建立是东晋末年至南北朝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南朝政权更迭与南北对峙格局的深化。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北伐背景1. 东晋内部危机:东晋末年门阀政治僵化,桓玄篡晋引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刘裕
[三国] 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
关于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的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这一发明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时为解决粮草运输难题而设计的运输工具,展现了古代中国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卓越智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南北朝] 南陈名将吴明彻北伐
南陈名将吴明彻北伐是南朝陈国在太建七年(575年)至太建九年(577年)间对北齐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南朝最后一次具有战略主动性的北伐战役。此次北伐在初期取得显著战果,但最终因战略失当与政治环境变化而时间 ► 2025-07-0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吴明彻
[宋朝] 辛弃疾词作与北伐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其词作与北伐理想紧密相连,贯穿其一生创作的核心主题是对恢复中原的强烈渴望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词作与北伐的关系: 一、时代背景与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词作 | 历史人物 ► 辛弃疾
[秦朝] 秦朝的外交策略与邻国关系
秦朝的外交策略与邻国关系以军事威慑、政治扩张和实用主义为核心,兼具防御性与主动性,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军事扩张与疆域巩固 - 南征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屠睢、任嚣等将领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今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外交策略 | 历史人物 ► 秦朝
[三国] 姜维北伐的得失
姜维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后期的重要军事行动,也是诸葛亮北伐战略的延续。姜维共进行十一次北伐(一说九次,因史书记载差异),其得失可从战略、军事、政治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分析。一、军事得失1. 战术灵活,战绩可观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北伐 | 历史人物 ► 姜维北伐
[晋朝] 《桓温北伐的功过评析》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重要的军事行动,其功过需结合历史背景、战略意图及实际影响综合分析: 一、桓温北伐的功绩1. 提振东晋士气:东晋偏安江南后,北伐虽频繁但多失败。桓温于354年首次北伐(前秦)、356年第二次北伐(时间 ► 2025-07-05 | 标签 ► 北伐 | 历史人物 ► 桓温
[三国] 蜀道难与北伐后勤
《蜀道难》与北伐后勤:历史地理视角下的战略困境 1. 蜀地地理与后勤先天劣势 蜀地(今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北有秦岭、米仓山,东有巫山,南接云贵高原,西邻横断山脉。李白的《蜀道难》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时间 ► 2025-07-0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春秋战国秦国
西周周公
夏商商汤
清朝四库全书
明朝卫所制
元朝元大都
宋朝萍洲可谈
五代十国李嗣源
唐朝白居易
隋朝侯景
宋朝欧阳修
五代十国韩熙载
唐朝唐朝
隋朝张衡
南北朝崔浩
晋朝广州
三国司马师
汉朝察举
秦朝秦朝
春秋战国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