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董仲舒独尊儒术倡大一统

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是西汉武帝时期重要的政治文化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儒家学说强化中央集权与社会整合。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提出过程1. 汉初思想多元格局:汉初奉行黄老
时间 ► 2025-07-2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董仲舒

[西周] 西周的道德观念与孝道

西周的道德观念与孝道是宗法制度和礼乐文明的核心内容,其思想体系对后世儒家伦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历史文献、制度实践和社会表现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道德观念的哲学基础1. 天命观的转型:西周在殷商"
时间 ► 2025-07-20 | 标签 ► 道德观念 | 历史人物 ► 周公

[春秋战国] 法家宗师韩非子:倡法治的主权意识者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法、术、势"为核心体系,主张以严密的法治取代儒家的礼治,强调君主绝对权威与制度理性化。作为韩国宗室成员,他融合申不害的"术"、商鞅的"法"以及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主权意识 | 历史人物 ► 韩非

[唐朝] 韩愈古文运动倡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其核心是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这场运动不仅对文学形式进行革新,更承载了韩愈复兴儒道、重建社会秩序的思想诉求。以下是其核
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古文运动 | 历史人物 ► 韩愈

[南北朝] 萧纲倡宫体诗

萧纲(503—551),即南朝梁简文帝,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皇帝。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便是倡导“宫体诗”,这一诗风在南朝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萧纲的宫体诗以描写宫廷生活、女性容貌与闺阁情态为核心,风格
时间 ► 2025-05-3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萧纲

[汉朝] 董仲舒倡独尊儒术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和政治思想家,他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历史背景 汉武帝时期,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强盛,但内部
时间 ► 2025-05-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董仲舒

[西周] 周人道德观念演变

周人的道德观念演变经历了从原始宗教崇拜到礼制规范化的过程,其核心可概括为“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伦理体系。以下分阶段详述其发展脉络及社会影响:1. 先周时期的宗教道德雏形 周人早期以农业立国,形成“天
时间 ► 2025-05-29 | 标签 ► 道德观念 | 历史人物 ► 公刘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制度与道德伦理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制度与道德伦理观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文化现象,其发展既承袭西周礼乐传统,又因社会剧变而呈现多元演进特征。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礼仪制度的嬗变1. 周礼的继承与瓦解 西周建立的
时间 ► 2025-05-29 | 标签 ► 礼仪制度 | 历史人物 ► 战国

[夏商] 舜在夏商时期的道德典范

舜,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以其孝道和仁德著称于世。在夏商时期,他不仅是王权的象征,更是道德典范的代表。以下将详细阐述舜在夏商时期的道德典范。一、孝道与家庭美德在夏商时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道被视为
时间 ► 2025-05-13 | 标签 ► 道德典

[春秋战国] 孟轲与儒家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道德典范

孟轲与儒家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道德典范孟轲,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里独树一帜。他的思想体系与儒家民本思想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战国时期的道德典范。本文将从孟轲的生平、儒家民本思
时间 ► 2025-05-08 | 标签 ► 孟轲 | 历史人物 ► 战国

  • 1
  • 2
  • 3
  • 4
  • 5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