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 韩国个人资料 ► 韩国历史事件 ► 韩国历史百科

韩国战国七雄之一,出自晋国宗室,姬姓。建立于公元前403年,灭亡于前230年。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秦、楚、燕与齐合称战国七雄。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在七国之中最小,屡遭列强欺凌。前230年,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

创始年: 公元前403年

史书记载: 史记

国名: 韩国

国君之姓: 姬姓

国君之氏: 韩氏

国都: 平阳 (山西临汾)、宜阳 (河南宜阳)、阳翟 (河南禹州)、新郑 (河南新郑)

始封此国者: 周威烈王

始祖: 韩景侯

时期: 战国

灭亡原因: 被秦国所灭

灭亡年: 公元前230 年

爵位: 侯爵,前323年称王

上一位:惠能 | 下一位:胡正言

申不害术治韩国

春秋战国韩国

申不害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术治"思想辅佐韩昭侯推行改革,使韩国一度强盛。其执政实践和理论创新具有以下特点:一、术治思想的核心内涵1

白马寺兴建始

汉朝韩国

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方佛教寺院,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其兴建与汉明帝的“永平求法”事件密切相关,是佛

二里头青铜爵研究

夏商韩国

二里头青铜爵是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主要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属夏文化晚期至商文化早期。其形制、工

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实践

春秋战国韩国

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年-前337年)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曾在韩国担任相国并主持变法。他的改革以“术治”为核心,强调君主驾驭臣下的权术和官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