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是中国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经起兵反叛蜀汉,后来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并降服。《三国志》本传中并未记载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史籍中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详情
[三国] 孟获南中叛乱始末
孟获南中叛乱发生于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年间(223—234年),是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西部及四川西南部)少数民族势力对蜀汉统治的一次大规模反抗。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其始末可概括如下: 背景与起时间 ► 2025-07-24 | 标签 ► 叛乱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七擒孟获的史料真实性
关于“七擒孟获”的史料真实性,目前存在学术争议,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未明确记载此事,而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首次提及。以下是基于现有研究的分析: 1. 原始史料来源与矛盾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仅记载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孟获七纵终归心
“孟获七纵终归心”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征南中的著名典故,虽然故事经过文学修饰,但以史实为基础,反映了蜀汉稳定后方的战略。一、史实背景与《三国志》记载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三年(225年时间 ► 2025-07-0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孟获七擒的史学争议
关于“孟获七擒”的史学争议,主要围绕《三国志》与《汉晋春秋》等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展开,涉及历史事实、民族关系及文学加工等多方面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相关争议: 1. 核心文献的可靠性矛盾 - 《三国志》未载其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孟获七擒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孟获七擒七纵事
"孟获七擒七纵"是《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记载的一段著名历史典故,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时收服南中豪强孟获的过程。尽管裴松之注中未明确记载"七擒七纵"的具体次数,但这一事件在《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孟获:南蛮首领,与蜀汉的七擒七纵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的少数民族首领,以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七擒七纵”故事闻名。这一事件主要记载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汉晋春秋》及《华阳国志》等史料,但《三国志》正文未时间 ► 2025-05-27 | 标签 ► 孟获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智慧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诸葛亮南征时展现军事韬略与政治智慧的经典案例。其核心在于“攻心为上”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哲学。时间 ► 2025-05-21 | 标签 ► 诸葛亮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孟获七擒七纵
诸葛亮南征与孟获七擒七纵的历史真相与战略智慧诸葛亮对南中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的传奇故事,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渲染,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典故。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期间,体现了时间 ► 2025-05-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孟获:南蛮首领的七擒七放
孟获是南蛮首领中极为著名的一位,其故事在《三国演义》及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七擒七放的故事不仅是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的体现。下面详细解读孟获的七擒七放历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一时间 ► 2025-05-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孟获
[三国] 孟获:南蛮领袖与蜀汉交锋
孟获,三国时期南蛮(今云南、贵州一带)的领袖,他在历史上以其与蜀汉的交锋而著称。他是当时南蛮地区的重要人物,以其智勇双全和领导才能,在南蛮地区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一、背景简介孟获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时间 ► 2025-05-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孟获
春秋战国郑国渠
西周周公
夏商大禹
清朝提督
明朝蓝玉
元朝元朝
宋朝陈亮
五代十国郭威
唐朝武则天
隋朝租庸调制
南北朝萧宝融
晋朝秦汉
三国曹操
汉朝赵飞燕
秦朝陈胜
春秋战国范蠡
西周牧野之战
夏商
清朝雍正
明朝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