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比喻主动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是《左传·僖公》与《史记·晋世家》。
是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询问他如果得到君位,如何报答楚国。重耳说今后如果在战场相见,他先主动撤退三舍(九十里)。前632年,晋楚交战,晋文公(重耳)、先轸等率军先撤退三舍,楚国将领成得臣追击,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临濮集)决战,就是城濮之战。
上一位:泰顺公主 | 下一位:唐和陵
春秋五霸的兴衰历程
春秋战国退避三舍
晋朝乐广
三国魏延
汉朝李广利
秦朝秦朝
春秋战国赵奢
西周周朝
夏商太甲
清朝和珅
明朝宋濂
元朝元朝
西周清华简
夏商祖庚
清朝九子夺嫡
明朝明朝
宋朝蔡京
五代十国石敬瑭
唐朝颜真卿
隋朝西秦
南北朝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