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朝 >> 详情

卫瓘撰写《三国志注》

朝代:晋朝 | 时间:2024-04-07 | 阅读:7752次
历史人物 ► 卫瓘

三国志注》是一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由东晋时期的卫瓘所撰写,主要对《三国志》进行了注释、补充和改正,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面是关于卫瓘和《三国志注》的详细介绍。

卫瓘撰写《三国志注》

卫瓘(约249年-335年),字孟高,河南汝南(今省境南阳市邓州市)人,东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卫学之祖”。卫瓘的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父亲卫崇是当时著名的孔学书法家,卫瓘自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精通历史、诗歌、乐律等领域。

卫瓘一生较早涉足官场,历任官至太子中庶子、尚书左仆射等职务。但他更为擅长的是历史著述和学术研究,曾经对《春秋左传》、《战国策》等近百部典籍进行过注解和校勘。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其所撰写的《三国志注》。

《三国志注》是卫瓘所著的一部历史注释性文献,主要对《三国志》进行补充和注解。《三国志》是三国时期陈寿所著的一部著名史书,受到了后世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高度评价。不过,陈寿在写作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所有的有价值的史料。卫瓘在此基础上进行注释和补充,全面梳理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对民间故事和传奇史料予以搜寻梳理,补偏救弊。书传至今,对于研究三国时期历史和文化,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卫瓘在《三国志注》中,不仅对于史料进行了广泛、深入而细致的分析、评注,而且还对于陈寿在写作时出现的一些笔误、疏漏或偏颇进行了校勘和修改。他所作的修改不仅修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还纠正了一些歪曲事实的说法,充分彰显了他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

卫瓘的《三国志注》是中国历史文献学中的一部珍贵之作,不仅成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工具书,而且对于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人物形象,还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文章标签:三国志注

上一篇:孙权孙仲谋 | 下一篇:公孙华

隐士孙登

晋朝孙登

隐士孙登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隐逸高士,其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晋书·隐逸传》及《嵇康集》等文献。作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孙登以其独特的生存哲学和对世俗

衣冠南渡世家南迁

晋朝司马睿

“衣冠南渡”和“世家南迁”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人口南迁的典型现象,主要指北方士族、贵族和民众为躲避战乱或政治动荡南迁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的迁徙

音乐家桓伊

晋朝桓伊

桓伊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军事将领,生活于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他字叔夏,小字野王,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人,出身于音乐世家“桓氏”,与桓温

书法家卫瓘

晋朝卫瓘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西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历仕魏、晋两朝,官至尚书令、司徒,位列三公。他是魏晋时期书法艺

书法家卫瓘

晋朝卫瓘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西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历仕魏、晋两朝,官至尚书令、司徒,位列三公。他是魏晋时期书法艺

钟会谋反丧成都

三国卫瓘

钟会谋反事件是三国末期魏国的一场重大政治军事动荡,发生于公元264年,直接影响了蜀汉政权的覆灭和魏晋权力格局的变化。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