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思想家玄奘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4-04-20 | 阅读:8537次历史人物 ► 玄奘
玄奘(602-664年),唐代佛教思想家、译经人,南北朝时期出生于陕西省河南郡。其父母皆是佛教信仰者,玄奘从小接受佛教教育,十五岁便开始研习佛经。十七岁时,玄奘首次前往长安求学,深受隋炀帝禁佛政策的影响,使他更加沉迷于佛教学习与宣传中。
玄奘年轻时即受到佛教经文启发,他是早期积极翻译印度佛教经典的人之一,他也是唐朝始终支持佛教的重要人物之一。随着他的事业和对佛教极深的影响力扩大,玄奘多次前往印度寻找佛经。旅途辛苦,在海上遭遇巨浪,曾经两次险象临头。在旅途中遭遇盗贼,耗费各种金银。最终他在印度里住了十多年,取得了大量佛经并进行翻译。他还教授了试图掌握佛教知识的中国人。
在印度期间,玄奘发现了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之间的许多差异和问题,他众长,切实改正了一些佛教翻译中的错误。他的译文在商业路线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中国佛教学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人物。
玄奘在品可大藏经和长阿含经方面做了出色的翻译工作。他还写了一些经译的注释。他的一些翻译为更多的人理解佛教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法华经》、《药师经》、《金刚经》、《楞严经》等都是玄奘翻译的。
他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知识在家传弟子、其他高僧和皇帝的膜拜下获得了公认,聚集了大量的描述他的著作和行为以及他的神话崇拜。他的传奇故事,使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并且对其行动和地位的传说创造了填补历史空白的神话种子。
玄奘对于佛教的影响深远而又长远。他的翻译了很多佛经经典,弘扬了佛教教义。他著述了许多佛经注解、佛教论和学术论著,为中国佛教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任灵感庙知府,重修灵光禅院,开创了大慈恩寺、莲花洞、白马寺等多座佛寺,推广了佛教艺术。他提倡印度教和佛教交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为中印文化交流、友好往来打下了基础。玄奘译经让佛学蓬勃发展了几百年之久,在政治、文化等多种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之,以玄奘为代表的译经人等佛教士卒,为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弘扬佛教思想和人文精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章标签:佛教思想家
上一篇:王守仁(1472-1529) -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下一篇:侯景在关中势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