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三顾茅庐,投奔刘备
朝代:三国 | 时间:2024-04-22 | 阅读:4946次历史人物 ► 刘备
三国时期的中国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相继涌现,其中吕布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位。他不仅是一个武功出众的将领,更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顽固古怪的人物。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吕布因为多次失败而失去了阵营,后来甚至在荆州的步步为营中被孙权、曹操包围。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三顾茅庐,向刘备投降,这不免让人感到吕布反复无常,不知所以的懊悔,然而,吕布的选择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吕布与刘备初次相遇,是在《三国演义》中的长板桥之战。那时,曹操手下的名将张辽为了夺取长板桥,与刘备在此展开激战。吕布看到刘备与张辽鏖战不休,便决定一展身手,为刘备分忧解难。结果吕布单骑匹马冲进了敌阵,杀得曹军七零八落,而后又张致了张辽的计策,成就了大功一件。正是基于这次成功的合作,吕布对刘备产生了深厚的好感。当荀彧找到吕布,询问他是否愿意投效曹操时,吕布认为曹操这个人不足以观瞻,拒绝了他的好意。这一次,吕布明确表态,而且表现出了忠诚和正义的一面。
吕布的正义感与他的个性冲突,而这种矛盾在他的后继行动中越来越明显。面对曹操的威逼利诱,吕布愈发感到自己无法两全其美。他之前曾经多次对抗曹操,憧憬自己能够为天下苍生做点儿好事,但是他也不得不面对政治上的强大压力和自己的私欲。因此,他矛盾了很久,始终无法下定决心,这是他一直的痛点。这也是吕布为什么会同意三顾茅庐的原因之一,他需要一个地方让自己能够明确自己的立场。
此外,吕布的骄傲也是促使他投奔刘备的原因之一。在吕布的价值观中,勇武和尊严是十分重要的。曹操和其他武将曾经对他进行许多羞辱和侮辱,而刘备却是把他当作英雄对待,并表示对他无保留的信任。这样的尊重和荣誉,吕布感受到了自己在现有体制下所无法得到的价值,而这恰恰是吕布一贯所追求的理念。
最后,吕布投奔刘备也是因为他对自己处境的深刻理解。作为一个流离失所、被迫流亡的人,吕布想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更何况,他的名声与战绩在当时已经广为人知,如果他被敌人突然杀死,那将会严重威胁他的家人和朋友的安全。这也是吕布寻找地盘的一个最强烈的内心动机。
吕布选择三顾茅庐向刘备投降,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做出的决定。正义、私欲、尊严、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存在于吕布的侧面。投降以后,吕布并没有逊色于曹操和孙权,他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无比,一直是刘备的左右手。总而言之,吕布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自己的一套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但是却是支配着每个人的决策过程。了解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贯,这是吕布故事中最要紧的启示。
文章标签:吕布
上一篇:吕雉:汉武帝的皇后和母亲 | 下一篇:王羲之:晋朝书法家,被誉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