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马融反儒,惨遭诛杀

朝代:汉朝 | 时间:2024-04-21 | 阅读:5226次
历史人物 ► 马融

马融,字季常,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儒学大师,在留存下来的文献中,马融被誉为“东汉名士中的泰斗”,他也被中国古代哲学史专家列为“汉代著名儒学家”之一。

马融反儒,惨遭诛杀

然而,这位泰斗儒者的生命宛如流星般短暂,他曾经遭受了漫长的囚禁和残酷的折磨,最终无辜被诛杀。那么,马融为何会遭到如此不幸的命运呢?

马融反儒

马融在东汉末年是一位受过严格教育的儒学大师,他因积极推崇黄老之学而备受赞誉。此外,他还受到了黄巾起义后的组织宣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反对洛阳官僚和地方势力,实行“力行义理”的政治主张。

然而,随着崔駰的逝世,董仲舒的驾崩,马融逐渐成为东汉末年儒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主张宽约“道卫之争”,进而提出“明道、聚义、防积弊”的方案,以扶助君主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为朝堂提供解决混乱的方案。此外,他还提出了扶持游士和贫乏学子,免费开办学校的主张,为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这一时期随着地方政治群体的加剧,随之发生了“囊萤映雪”的故事,儒家信仰遭受攻击,一些权贵于是开始对儒家进行了打压,这当中也包括了马融,作为当时东汉末年著名的儒家学者,马融自然也受到了攻击。

马融与张角、张宝、张梁之间一直存在联系。张角之弟张宝,曾是马氏家族的家奴和客卿,显然,马融一定经常出入于张家,张家最起码也是了解马融之主要途径之一。更为根据的是,关于张角这个人物,马融对其的认识和赞扬是及为不开门户的。他当然知道张角对于儒家学说的挑战和对于传统官僚的不满,同时也已经了解了张角之属准备造反的计划。由此看来,马融和张角之间不仅存在联系,而且在思想和行动上也存在着某种相似性。

于是,当时的地方官员就对马融积极推广的黄老之学进行了反击,并将其视为“不信鬼神”的异端思想,企图除掉马融以“正义”的名义巩固地方势力,并在此背景下,汉灵帝之子刘宏发动政变,篡夺帝位,处刑马融并削去其家族权利。

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的马融猝不及防,被地方方势力视为众矢之的,并且还被看成了政治大敌,被刑法机构以诬告罪名与其儿子一同巨额罚金的同时被判罚死。

可怜巨富并辞位,马革裹尸素使行。殊杀令到狱门前,愁云抱盂泣数声,北堂高老传神手,一千年来恨不论。江南高妙乘东逝,楚慕卓然志更坚。恢复儒家思想,足以昆季传青史。

马融的遭遇不仅体现了东汉末年时期社会动荡的政治情况,也反映出了当时儒学和宗教信仰受到的冲击及打压。马融生前力倡的黄老之学和反对当时官爵豪门的政治主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那某些地方势力的利益,成为对巨富有需求的集团垮台后将儒学贬斥为“邪说”的。

后来,人们未能对这位儒家大师的一生功绩提供足够的认可,而其被谴责和迫害的命运却被历史公正地予以贯记。

文章标签:马融

上一篇:敕令统一货币,实行统一税制 | 下一篇:太平道起义爆发

陈汤矫诏斩郅支

汉朝汉元帝

陈汤矫诏斩郅支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外交事件,展现了陈汤的胆识与战略眼光。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 郅支单于是匈奴五单于之一,初与

刘秀中兴汉室

汉朝刘秀

刘秀中兴汉室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王朝复辟事件,标志着西汉政权在王莽篡位后的重建。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王莽篡汉与新朝

耿秉威震匈奴

汉朝耿秉

耿秉威震匈奴的事迹主要见于《后汉书·耿弇传》附传。作为东汉名将耿弇的侄子,耿秉是东汉中期对匈奴作战的核心将领之一,其军事活动集中在汉明帝至汉章

霍光辅政安天下

汉朝霍光

霍光辅政安天下:西汉权臣的治国实践与历史影响 霍光(?—前68年),字子孟,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汉武帝托孤重臣、昭宣中兴的核心政治家

马融反儒,惨遭诛杀

汉朝马融

马融,字季常,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儒学大师,在留存下来的文献中,马融被誉为“东汉名士中的泰斗”,他也被中国古代哲学史专家列为“汉代著名儒学家”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