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回回人札马鲁丁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11 | 阅读:7526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回回人札马鲁丁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原籍波斯(今伊朗),属于伊斯兰文明背景的“回回人”。他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1260—1294年在位)活跃于大都(今北京),对元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从多个方面详述其事迹与影响:

元朝回回人札马鲁丁

1. 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

札马鲁丁最著名的贡献是参与编制《万年历》(又称《回回历》),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引入伊斯兰历法的尝试。他主持的司天台(天文台)采用了阿拉伯天文仪器,如浑天仪星盘等,并引入阿拉伯天文学中的黄道坐标系统圆周分割法,弥补了传统 Chinese 天文学的不足。元朝为此专门设立“回回司天台”,与汉人司天台并列,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

2. 地理学与《元一统志》

他主持编纂的《元大一统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全国性地理总志,融合了阿拉伯地理学知识(如经纬度测量)与传统 Chinese 方志体系。书中包含西亚、中亚的地名与风物记载,借鉴了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西等人的成果,拓展了元代人对世界的认知。

3. 科技与仪器的引进

札马鲁丁将伊斯兰世界的科技引入元朝,包括:

地球仪(“苦来亦撒麻”):首次向中国展示地圆说概念。

星盘(“速秃鲁未”):用于天体测量与航海导航。

阿拉伯数学:如弧三角法应用于历法计算。

4. 政治与宗教角色

作为色目人(元代对西域各族统称),札马鲁丁活跃于元廷的“回回人官僚集团”,曾任提点回回司天台事、集贤院大学士等职。其身份反映了元代“四等人制”中色目人的特殊地位,以及伊斯兰文明在蒙元统治下的传播。

5. 文化交流意义

札马鲁丁的职业生涯体现了蒙元帝国作为跨欧亚大帝国在科技领域的开放性。他的工作促进了阿拉伯与中国科学的互动,例如郭守敬后来编订《授时历》时,可能参考了回回历法中的某些方法。

补充知识:回回人在元代的地位

元代回回人多擅长天文、医学、财政,形成了独特的“回回技术官僚”群体。除札马鲁丁外,还有医学家爱薛、理财官员阿合马等。他们的活动推动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深度交融,元代《回回药方》等著作也源于此类交流。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杨时程门立雪传 | 下一篇:明末瘟疫大流行(1633-1644年)

元朝修建元上都

元朝元上都

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LEAGUE正蓝旗境内)是元朝的夏都,由忽必烈于1256年下令修建,原名开平府,1263年升为上都,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两都",是元

元武宗海山执政

元朝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1281-1311年),即孛儿只斤·海山,是元朝的第三位皇帝,1307年至1311年在位。他是元成宗铁穆耳之侄,父亲为答剌麻八剌(元顺宗)。海山的执政时

元朝回回人札马鲁丁

元朝元朝

元朝回回人札马鲁丁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原籍波斯(今伊朗),属于伊斯兰文明背景的“回回人”。他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1260—1294年

天历之争帝位更迭

元朝泰定帝

天历之争是元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指1328年泰定帝去世后,元文宗图帖睦尔与其兄元明宗和世㻋之间爆发的帝位争夺战。这场争斗导致元朝政局动荡,反映了元

元朝回回人札马鲁丁

元朝元朝

元朝回回人札马鲁丁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原籍波斯(今伊朗),属于伊斯兰文明背景的“回回人”。他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1260—1294年

元朝发行纸币中统钞

元朝元朝

元朝发行的中统钞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流通的纸币,也是世界货币史上的重要创新。以下是关于中统钞的详细内容:1. 发行背景与目的 元世祖忽必烈于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