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五代十国名将铁铉忠勇传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04 | 阅读:3894次
历史人物 ► 乾隆帝

---

五代十国名将铁铉忠勇传

五代十国名将铁铉忠勇传

铁铉(1366—1402),字鼎石,河南邓州人,是明初著名将领,以忠勇刚烈著称。他虽生于元末,但主要活动于明朝建文年间,因在靖难之役中誓死效忠建文帝而名垂青史。以下从生平、军事才能、忠义精神及历史评价等方面展开:

一、早年经历与仕途

铁铉早年聪慧过人,洪武年间入国子监,深受朱元璋赏识,历任礼科给事中、山东参政等职。他治理地方时公正严明,深得民心,为日后抗燕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靖难之役中的表现

1. 济南保卫战:1400年,燕王朱棣(后为明成祖)起兵“靖难”,铁铉时任山东参政,率军民死守济南。他采用诈降计诱燕军入城,险些击杀朱棣,后以火攻、滚木礌石等战术多次击退燕军,坚守城池三月之久,迫使朱棣绕道南下。

2. 战略意义:济南之役迟滞了燕军攻势,为建文帝争取了调兵时间,成为靖难之役中少有的南军胜利。

三、忠义精神与结局

1. 宁死不屈:1402年南京陷落后,铁铉,朱棣亲自劝降,他背对朱棣大骂“乱臣贼子”,终处死,家属流放边疆。

2. 后世尊崇南明弘光帝追谥“忠襄”,清代乾隆帝赞其“节比文天祥”,济南百姓建“铁公祠”祭祀,至今香火不绝。

四、历史评价与争议

1. 忠君典范:铁铉被视为封建时代“愚忠”的代表,但其气节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2. 局限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效忠建文帝的“合法性”存疑,反映出明初皇争的复杂性。

五、扩展知识

济南铁公祠:现存于大明湖景区,为清代重建,楹联“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公真是铁惟景忠烈传差许同心”概括其一生。

文化影响:铁铉事迹被写入《明史》《明实录》,京剧《铁冠图》等文艺作品亦传颂其故事。

铁铉的悲剧源于对正统皇权的执着,其军事才能与忠烈精神交织,成为五代十国后又一乱世中“武死战”的典型。他的形象在后世不断被神化,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忠义”价值观的推崇。

文章标签:铁铉

上一篇:隋朝名将樊毅的军事成就 | 下一篇:王安石:变法先驱的荣辱岁月

马希萼兄弟相残

五代十国马殷

马希萼兄弟相残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政权内部权力斗争的重要事件,反映了当时割据政权中常见的宗室倾轧现象。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和深层影响三个方

刘言逐边镐复楚

五代十国边镐

刘言逐边镐复楚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政权内斗的重要事件,发生于公元948年至951年间,反映了割据政权内部将帅权力斗争的典型特征。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

董昌僭越称帝

五代十国董昌

董昌僭越称帝是唐末五代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集中体现了藩镇割据下的权力膨胀与礼法秩序崩塌。以下依据史料逐条分析: 一、董昌的仕途崛起董昌(847-896)

王晏球平镇定州

五代十国李嗣源

王晏球平定定州是五代后唐时期一场重要的军事行动,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及王晏球个人特质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

五代十国名将铁铉忠勇传

五代十国乾隆帝

--- 五代十国名将铁铉忠勇传 铁铉(1366—1402),字鼎石,河南邓州人,是明初著名将领,以忠勇刚烈著称。他虽生于元末,但主要活动于明朝建文年间,因在

纪晓岚编纂四库

清朝乾隆帝

纪晓岚(1724—1805)作为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是其一生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他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任命为四库全书馆总纂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