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明朝 >> 详情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14 | 阅读:4703次
历史人物 ► 李时珍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历史地位等方面展开分析: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

一、创作背景

1. 个人经历:李时珍(1518-1593)出身医学世家,幼年习儒,后转而从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历代医书存在药物分类混乱、名称谬误等问题,决心重修本草。

2. 时代背景:明代中期社会经济繁荣,医药学积累丰富,但《证类本草》等前代著作已沿用数百年,亟待更新。印刷术的普及也为大型著作刊行提供了条件。

二、编撰过程

1. 时间跨度:李时珍历时27年(1552-1578)完成初稿,经三次修订,其子李建元于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献书朝廷,后由金陵胡承龙刊刻,史称"金陵本"。

2. 研究方法

- 文献考证:参考800余种古籍,包括《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等。

- 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采集标本、验证药性。

- 临床实践:结合自身诊疗经验,记录药物实际。

三、内容结构

1. 规模宏大: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方11096则,插图1160幅。

2. 科学分类

- 首创"部-类-种"三级分类法,按自然属性分为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等)。

- 纠正前人错误:如将蘑菇从香草部改列菜部,指出兰花与药用泽兰的区别。

3. 内容特色

- 详细记录药物形态、产地、炮制、性味、主治。

- 记载多种外来药物:如曼陀罗(阿拉伯传入)、番红花(波斯传入)。

- 包含生物学发现:明确记载"腐草为萤"的错误认知。

四、科学价值

1. 药学贡献

- 系统总结16世纪前中国药物学成就。

- 首创"按药理作用分类"(如解热药、利尿药)。

2. 其他学科影响

- 植物学:准确描述薄荷、艾等植物的形态特征。

- 化学:记载蒸馏、蒸发等制药技术,录有汞、硫等矿物反应。

- 民俗学:保留大量民间验方及少数民族医药知识。

五、历史地位与传播

1. 国内影响:清代被多次翻刻,成为医家必读典籍。1950年代出版校勘本,1982年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

2. 国际传播

- 1607年传入日本,影响《大和本草》编撰。

- 1735年法人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摘译部分内容。

- 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引用其内容。

- 2011年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

六、版本与校勘

1. 重要版本:

- 金陵本(1596):现存8部,中国存2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藏)。

- 江西本(1603):首次增加药图,成为后世通行本基础。

2. 现代研究:

- 发现部分药物存在同名异物、夸大等问题。

- 2015年启动《本草纲目》英文全译工程(预计2030年完成)。

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药物学体系,其"观察-实践-验证"的研究方法更展现了科学的实证精神。对现代中医药发展、传统知识保护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章标签:本草纲目

上一篇:元朝镇压江西民变 | 下一篇:马尾海战清军惨败

徐霞客游历天下

明朝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末年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以长达三十余年的实地考察和记录闻名于世。他的著作《徐霞客游

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

明朝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抗清将领和民族英雄。1661年4月,他率军渡海东征,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历史地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创

戚继光抗倭建功(1555-1565年)

明朝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建功(1555-1565年)是中国明代抗击倭寇斗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戚继光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在东南沿海地区组织军队,采取系统化战术,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1596年)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历史地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创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医学贡献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其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医药学乃至世界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