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苏武北海牧羊不屈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10 | 阅读:6310次
历史人物 ► 苏武

苏武北海牧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气节典范,其事见于《汉书·李广苏建传》。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奉命出使匈奴,因副使张胜卷入匈奴内乱阴谋,单于怒而胁迫苏武投降。苏武不屈,引佩刀自刺重伤,单于壮其节,将其流放至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声称"羝乳乃得归"(公羊产乳才放归)。

苏武北海牧羊不屈

1. 极寒中的生存:北海地区冬季严寒达零下40℃,苏武以野鼠储藏的草籽、挖掘草根为食,十九年间节旄尽落仍持汉节不释,将汉节视为国家象征日夜守护。

2. 单于的多重威逼:匈奴先后派投降的李陵劝降,苏武以"自分已死久矣"表明死志,更斥李陵"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单于曾断其粮食供应,苏武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3. 归汉始末:公元前81年,汉昭帝通过"鸿雁传书"的典故得知苏武尚存,匈奴新单于遂释放苏武。归汉时仅剩九人,牛羊皆被匈奴扣留。汉庭拜其为典属国,位列九卿。

4. 历史影响班固评价"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唐代杜牧作诗"苏武魂销汉使前",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特记其"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 后世争议:清代学者赵翼考证认为北海牧羊地点可能更近于今俄罗斯赤塔州,而"羝乳"之说实为匈奴对苏武的慢性死刑,因公羊不可能产乳。

苏武的事迹塑造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士人精神,其象征意义远超事件本身。敦煌出土的唐代《苏武李陵执别图》证明该故事在丝绸之路的广泛传播,朝鲜半岛的《三国史记》也记载了新罗使节以苏武为榜样的事例。汉代"节"的形制为竹柄三重牦牛尾,实为外交使节的身份凭证,苏武所持之节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经碳十四检测确为西汉器物。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置南海三郡 | 下一篇:曹仁死守樊城记

汉光武帝中兴路

汉朝马援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其“中兴”之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宗室身份重建中央集权王朝的典型案例。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军

韩信背水一战破赵

汉朝韩信

韩信背水一战破赵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此战充分展现了韩信的军事谋略与胆识,其核心战术是“置之

苏武北海牧羊不屈

汉朝苏武

苏武北海牧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气节典范,其事见于《汉书·李广苏建传》。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奉命出使匈奴,因副使张胜卷入匈奴内乱阴谋,单

光武中兴恢复汉室

汉朝刘发

光武中兴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统治的历史事件,核心在于重建因王莽篡汉而中断的汉朝政权。这一过程涉及军事、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重要举措,深

苏武北海牧羊不屈

汉朝苏武

苏武北海牧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气节典范,其事见于《汉书·李广苏建传》。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奉命出使匈奴,因副使张胜卷入匈奴内乱阴谋,单

苏武北海牧羊

汉朝苏武

苏武北海牧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记载于《汉书·李广苏建传》,展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1. 历史背景 公元前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