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贤监巫咸治世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8-05 | 阅读:3750次历史人物 ► 巫贤
关于巫贤与巫咸的记载主要见于《尚书》《山海经》《楚辞》等先秦文献,二者均为商周时期著名的神巫代表人物,其历史形象与职能需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辨析:
一、文献记载的差异性
1. 《尚书·君奭》明确记载巫贤为商王大戊时期的重臣,辅佐王室"治百官,序民人",具有明确的行政职能。甲骨文中"巫"字常见于祭祀卜辞,暗示其实际参与国家治理。
2. 《山海经·大荒西经》将巫咸描述为"十巫"之首,主司"升降于天"的通神职能,更多体现原始宗教属性。屈原《离》"巫咸将夕降兮"进一步强化其神话色彩。
3. 汉代《说文》释"巫"为"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揭示这类人物的核心能力在于人神沟通。
二、历史演变的层累构造
1. 考古证据显示,商代巫觋阶层掌握着龟甲占卜、天文历法等核心技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贞人甲骨可作为实物佐证。巫贤可能属于这类技术官僚的典型代表。
2. 西周金文中出现"太史寮"与"卿事寮"的行政分工,反映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的过渡,此时巫咸的形象开始被赋予更多神话色彩。
3. 《周礼》建立的"大宗伯"体系系统性弱化了巫的独立地位,但楚地出土的包山卜筮简证明区域巫文化仍有延续。
三、职能体系的具体构成
1. 医疗职能:《逸周书》载巫咸"作筮"治病,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34处提到巫疗方法。
2. 天文历法:《史记·天官书》称巫咸"传天数",殷墟卜辞显示商代巫师已掌握交食周期记录。
3. 军事决策:商周金文中常见"巫祷"铭文,如小盂鼎记载战前占卜仪式。
4. 文化传承:甲骨文中的祭祀乐舞记录,与《吕氏春秋》"巫彭作医,巫咸作筮"的记载形成互证。
四、学术研究的当代进展
1. 张光直提出"巫觋政治"理论,认为商王本质即大巫,巫贤可能具有"王者师"身份。
2. 李零考证认为巫咸可能源出巴蜀地区,三星堆青铜神树造型与《山海经》记载存在对应关系。
3. 近年出土的清华简《筮法》篇显示,战国时期仍保留着以"巫咸"命名的占卜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文献对巫的记载常呈现历史真实与神话建构的混合状态。现代宗教学研究认为,这类人物实际承担着早期国家的知识整合职能,其"治世"作用体现在通过宗教仪式维护社会秩序、通过专业技术推动文明发展等方面。随着官僚体系的完善,其职能逐渐分化为史官、医官、乐官等不同职系。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