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六出奇计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8-02 | 阅读:5676次历史人物 ► 陈平
陈平六出奇计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平为刘邦出谋划策的著名典故,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这六次奇计展现了陈平卓越的谋略才能和对人性、时局的深刻洞察,对汉朝的建立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六计的详细分析及相关史实背景:
背景:楚汉对峙荥阳时,范增作为项羽谋士屡献良策。
计策:陈平利用项羽多疑性格,伪造范增私通汉军的书信,并故意在楚使面前上演"丰盛招待→撤宴换粗食"的戏码,暗示范增已与汉军勾结。
结果:项羽中计削夺范增权力,范增愤而病逝,楚军失去核心智囊。司马迁评"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二、解荥阳之围
背景:前204年刘邦被困荥阳,形势危急。
计策:
1. 令二千女子披甲夜出东门吸引楚军
2. 令纪信假扮刘邦诈降
3. 刘邦趁机从西门突围
特殊细节:陈平事先散布"汉军欲降"的假情报,使楚军放松戒备。此计体现"声东击西"与"李代桃僵"的复合运用。
三、封韩信为齐王
背景:前203年韩信攻占齐国后按兵不动,有自立倾向。
计策:建议刘邦顺水推舟封韩信为真齐王(原拟封假王),同时派张良持印绶正式册封。
政治智慧:既避免逼反韩信,又通过正式册封强化君臣名分,为后续调韩信军合围项羽埋下伏笔。
四、云梦擒韩信
背景:刘邦称帝后疑忌楚王韩信。
计策:伪游云梦泽,令诸侯会陈地。陈平建议以"巡狩"为名降低韩信警惕,趁其迎驾时擒获。
后续影响:虽未杀韩信(降为淮阴侯),但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开创汉代"法办异姓王"先例。
五、白登解围
背景:前200年刘邦被匈奴40万骑围于白登山。
计策:
1. 贿赂阏氏(单于妻)
2. 散布"汉美人将至"的谣言引发阏氏嫉妒
3. 配合天气突变(史载"大雾雨雪")
考古佐证:山西白登山遗址发现汉代箭簇密集区,印证围困战况。此计体现陈平对游牧民族心理的把握。
六、计安刘氏
背景:吕后死后诸吕专权,陈平为太尉周勃定策。
计策:
假意迎合吕后换取信任
秘密联络齐王刘襄举兵
联合周勃掌控北军
历史意义:促成"周勃安刘"的政变,奠定文景之治基础。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特别强调陈平"柔中有刚"的政治艺术。
延伸知识
1. 思想渊源:陈平计谋深受《鬼谷子》纵横术影响,尤其擅长"揣情术"(《鬼谷子·揣篇》)
2. 同时代对比:与张良"阳谋"形成互补,刘邦称"运筹帷幄不如子房,奇计百出不如陈平"
3. 后世评价:诸葛亮《将苑》将陈平列为"霸者之佐",王安石诗中称"六出奇计安社稷"
4. 局限性:部分计策如云梦擒韩信引发"兔死狗烹"的争议,反映早期帝国权力建构的残酷性。
陈平的智谋体系包含三大特征:精准把握人性弱点、创造性组合常规策略、注重政治行动的合法性包装。这些特质使他的计策既有即时战术价值,又具备战略延展性,在秦汉之际的关键历史节点屡次扭转局势。其"阴谋"与"阳谋"交替使用的方式,也成为后世政治博弈的经典范式。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