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专诸鱼藏剑刺僚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5-29 | 阅读:9141次
历史人物 ► 专诸

专诸鱼藏剑刺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刺杀事件,发生于春秋末期吴国,记载于《左传》《史记·刺客列传》等典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

专诸鱼藏剑刺僚

一、事件背景

1. 吴国内斗:吴王寿梦死后,诸子争夺王位,形成堂兄弟间的权力斗争。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与吴王僚矛盾激化,公子光认为自己是嫡长子血脉,更有资格继承王位。

2. 伍子胥的谋划:楚国逃亡臣子伍子胥投奔吴国后,为复仇楚国,积极帮助公子光策划夺权,推荐专诸为刺客。

二、专诸其人

1. 身份背景:专诸是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人,以勇猛和孝义闻名。《吴越春秋》记载其“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

2. 性格特点司马迁评价他“能忍人所不能忍”,曾因他人挑衅隐忍不发,后被伍子胥发掘其刺杀潜能。

三、刺杀计划与实施

1. 鱼藏剑的精心设计

- 武器选用:特制短剑“鱼肠剑”(一说为青铜剑,长约20厘米),藏于烤鱼腹中,以避搜查。

- 宴席设局:公子光假意设宴款待吴王僚,称有太湖名厨烹制的炙鱼。

2. 严密的防御与突破

- 吴王僚穿三重铠甲,从宫门至席间布满亲卫。

- 专诸伪装成厨师,趁献鱼之机掰开鱼腹,瞬间刺穿吴王僚铠甲,一击毙命。

四、历史影响

1. 政权更迭:吴王僚死后,公子光继位为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孙武,使吴国崛起为春秋霸主。

2. 刺客文化形成:专诸与后来的荆轲聂政等共同构筑了先秦“士为知己者死”的刺客精神。

3. 兵器发展:鱼肠剑成为古代名剑代表,《越绝书》将其与干将、莫邪等并列。

五、延伸知识

1. 地理考证:后世学者认为刺杀地点可能在今苏州城内“专诸巷”,元代仍有遗迹。

2. 文化演绎

- 京剧《鱼肠剑》专门演绎此事。

-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详细描写了刺杀过程。

3. 史学争议:部分学者认为“鱼藏剑”可能是比喻说法,实际武器或为藏在鱼形器皿中的匕首。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权谋,也反映了古代冷兵器刺杀技术的精湛,对后世军事、文化领域均有深远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楚武王僭号称王 | 下一篇:子婴投降秦朝亡

长平之战秦坑赵

春秋战国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末期(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烈的歼灭战之一。此战以秦国名将白起坑杀赵国

夫差亡国悔杀胥

春秋战国夫差

"夫差亡国悔杀胥"指的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灭掉越国后,因听信谗言处死忠臣伍子胥,最终导致吴国被越国反灭的历史悲剧。这一事件体现了古代政治中忠谏、

稷下学宫百家鸣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一所著名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约公元前374年),兴盛于齐威王、齐宣王时代,持续约150年。作为当时

白起长平坑卒

春秋战国白起

白起长平坑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事件,发生在战国晚期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后。以下是基于《史记》等史料的史实分析与相关背景:1. 战争背景

专诸鱼腹藏剑刺王僚

春秋战国专诸

专诸鱼腹藏剑刺王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刺客故事,记载于《史记·刺客列传》。这一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吴国,是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夺取王位的

专诸鱼藏剑刺王僚

春秋战国专诸

专诸鱼藏剑刺王僚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刺杀事件,发生于公元前515年,载于《左传》《史记》等典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1. 历史背景 吴王僚在位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