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范睢远交近攻之策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7-08 | 阅读:6262次
历史人物 ► 远交近攻

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是战国时期秦国对外扩张的核心战略,其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及影响如下:

范睢远交近攻之策

一、历史背景

1. 秦国战略困境:战国中后期,秦国虽经商鞅变法实力大增,但长期与魏、韩、楚等国多线作战,导致国力消耗。魏冉等权贵主张跨越韩魏攻打齐国,军事效率低下。

2. 范睢献策:公元前270年,魏人范睢入秦,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主张调整外交与军事策略的联动性,以地理距离为战略核心。

二、战略内容与实施

1. 核心原则

- 近攻:优先消灭接壤的韩、魏、赵,通过蚕食领土巩固前线。

- 远交:与齐、燕等距离较远的国家结盟,避免多线作战。

2. 具体措施

- 分化六国:利用黄金、丝绸贿赂齐国贵族,促成齐王建“事秦谨”,使东方强国中立化。

- 逐步蚕食:前262年发动长平之战歼灭赵军主力,前230年首灭韩国,验证了战略可行性。

3. 军政配合:实行“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的歼灭战术,配合(如离间赵王与廉颇),削弱敌国战争潜力。

三、战略延伸与理论创新

1. 地缘政治思想:首次系统化提出“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的渐进扩张理论,成为后世地缘战略鼻祖。

2. 外交欺骗性:远交实为权宜之计,秦国灭韩魏后即背盟攻齐,揭示其策略本质是阶段性手段。

四、历史影响

1. 加速统一进程:为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奠定基础,六国在150年内被逐个击破。

2. 后世借鉴:蒙古灭金宋时亦采用类似策略,明末后金“联蒙制明”亦有此战略影子。

3. 缺陷反思:过度依赖武力蚕食,未能同步构建治理体系,部分导致秦统一后统治不稳。

此战略的精密性体现在其动态调整能力:初期联齐楚制三晋,中期借赵燕矛盾,末期以“连横”破合纵。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其核心逻辑仍可见于大国地缘博弈。

文章标签:

上一篇:战国策士苏秦的一生 | 下一篇:班超:通才将领的西域传奇

胡亥即位乱政

秦朝胡亥

胡亥(公元前230年-前207年)是秦朝第二位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在位仅三年(公元前210年-前207年),其统治以荒暴无能著称,直接加速了秦朝灭亡。以下

蒙毅司法公正严明

秦朝蒙毅

蒙毅是秦朝名将蒙恬之弟,在历史上以司法严明著称,其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蒙恬列传》中。以下是关于蒙毅司法公正严明的具体分析:1. 官职与司法背景

范睢远交近攻之策

秦朝远交近攻

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是战国时期秦国对外扩张的核心战略,其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及影响如下: 一、历史背景1. 秦国战略困境:战国中后期,秦国虽经商鞅

秦统一文字策

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文字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文化政策,其核心措施与历史背景如下:一、背景与动因 1. 战国文字混乱: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使用不同书写体

范睢远交近攻之策

秦朝远交近攻

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是战国时期秦国对外扩张的核心战略,其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及影响如下: 一、历史背景1. 秦国战略困境:战国中后期,秦国虽经商鞅

范睢远交近攻策

秦朝远交近攻

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是战国时期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战略方针,其核心在于通过外交与军事手段相结合,逐步瓦解对手。这一策略的实施对秦国最终完成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