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韦孝宽玉璧城退高欢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5-31 | 阅读:5849次
历史人物 ► 高欢

韦孝宽在玉璧城击退高欢南北朝时期西魏与东魏之间的一场著名防御战,展现了韦孝宽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城池防御战术的精妙运用。以下是事件的详细经过和相关背景:

韦孝宽玉璧城退高欢

1. 背景与对峙双方

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率十万大军进攻西魏战略要地玉璧城(今山西稷山西南),意图打通西进通道。守将韦孝宽仅以数千兵力坚守。玉璧城地处汾水下游,扼守东西交通咽喉,城墙坚固,此前由王思政修筑,后被西魏占领。

2. 高欢的攻城策略

- 土木工程:高欢命人在城南堆土山,企图俯射城内。韦孝宽加高城楼并在木柱上绑盾牌抵御箭矢。

- 地道战:东魏军挖掘10条地道攻城,韦孝宽在城内挖壕沟截断地道,灌烟熏杀敌军,又以柴火堵截。

- 火攻与撞击:高欢改用"火车"烧城门,韦孝宽以湿布和铁钩灭火;东魏用攻城车撞击城墙,韦孝宽以布幔缓冲冲击力。

3. 韦孝宽的防御创新

- 心理战:高欢派人劝降,韦孝宽回复"吾有死耳",并射杀劝降使者。

- 情报封锁:高欢截断城外水源,韦孝宽令士兵凿井取水。

- 战术欺骗:东魏传言韦孝宽被射杀,他亲自巡城破除谣言。

4. 战役结果与影响

围攻50余日后,东魏战死病亡7万余人,高欢忧愤成疾,次年病逝。此战确立了西魏在北方的战略优势,为日后北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韦孝宽因功升骠骑大将军,其防御战术被载入《武经总要》。

5. 军事技术细节

韦孝宽使用"悬楼"(可升降的木制瞭望台)观测敌军动向,并发明"长矟"(加长矛)刺击攀城士兵。玉璧城的设计融合了汉代边城与魏晋坞堡的特点,城墙采用夯土包砖结构,厚达5丈。

6. 后续历史发展

此役后,西魏在553年夺取巴蜀,556年宇文护建立北周。而东魏内部因高欢之死陷入动荡,550年高洋篡位建立北齐。韦孝宽后来在邙山之战、平尉迟迥之战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南北朝末期名将的代表。

这场战役成为中国古代城市防御战的经典案例,体现了地形利用、工程对抗和心理战的有机结合,也是南北朝军事技术发展的缩影。

文章标签:

上一篇:庾亮外戚权重倾朝 | 下一篇:萧皇后历经三朝

萧绎与萧誉争帝位

南北朝萧绎

萧绎与萧誉争夺帝位的过程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宗室内斗的典型事件,发生于梁武帝晚期及侯景之乱后的混乱局面中。两人均为梁武帝萧衍之孙,因权力争夺引发

庾信出使被扣西魏

南北朝庾信

庾信出使西魏被扣事件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外交纠纷,涉及南朝梁与西魏的政治博弈和文化冲突。这一事件反映了南北朝后期复杂的外交生态及士人的命运

北魏崔浩国史之狱

南北朝崔浩

北魏崔浩"国史之狱"是北朝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于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该事件以司徒崔浩主持编纂的国史《国记》引发争议为导火索,最终导

南朝齐海陵王萧昭文

南北朝萧昭文

南朝齐海陵王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是南齐的第五位皇帝,为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他在位时间极短,仅有短短数月(494年七月至

高欢宇文泰争霸战

南北朝高欢

高欢与宇文泰的争霸战是北魏分裂后东魏、西魏对峙的核心冲突,也是北齐、北周政权建立的前奏。这场持续近二十年的权力斗争(534-550年),深刻影响了中国

高欢崛起灭尔朱

南北朝高欢

高欢崛起并最终推翻尔朱氏势力,是北魏末年权臣更迭与军阀混战的关键转折。这一过程涉及政治博弈、军事斗争和社会基础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几个方面具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