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隋朝 >> 详情

长孙晟离间突厥计

朝代:隋朝 | 时间:2025-06-24 | 阅读:9288次
历史人物 ► 长孙晟

长孙晟隋朝著名外交家和军事战略家,其离间突厥之计对隋朝稳定北方边防起到关键作用。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利用突厥内部矛盾,分化东西突厥势力,具体实施可分为以下几点:

长孙晟离间突厥计

1. 精准情报收集与分析

长孙晟年轻时曾作为使节出使突厥,深入了解突厥部落的分布、首领性格及内部矛盾。他注意到突厥大可汗与各小可汗之间的权力斗争,尤其是沙钵略可汗与其侄突利可汗(染干)的矛盾,为后续离间奠定基础。

2. 利用政治联姻与利益诱惑

隋文帝采纳长孙晟建议,将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突利可汗,封其为“启民可汗”,通过政治联姻使其亲隋。同时以财物、贸易特权拉拢突厥中小部落,削弱沙钵略可汗的权威。

3. 挑拨东西突厥对立

当时突厥分裂为东突厥(以沙钵略为首)和西突厥(达头可汗)。长孙晟怂恿达头可汗挑战沙钵略,并散布谣言称沙钵略意图吞并西突厥。589年隋灭陈后,故意将陈叔宝的屏风赐予达头,激化沙钵略的猜忌,导致二者爆发内战。

4. 军事威慑辅助外交

在分化同时,隋朝派遣高颎杨素等名将多次击败沙钵略的进攻。583年,隋军趁突厥内乱大举北伐,迫使沙钵略臣服,进一步巩固了离间成果。

5. 长期战略的影响

长孙晟的计策不仅短期内缓解了突厥威胁,还促成突厥持续分裂。突利可汗后代(如始毕可汗)虽一度复兴,但隋末唐初的东突厥最终在唐太宗时期被彻底击败,与隋朝长期分化政策密切相关。

扩展知识:长孙晟的“一箭双雕”典故即源于其突厥策略。他曾以箭术震慑突厥首领,隐喻同时打击多股势力的智慧。其子长孙无忌亦为唐初名臣,家族在两朝外交军事中均有深远影响。

长孙晟的离间计体现了古代“以夷制夷”战略的巅峰,兼具情报、外交、军事多重手段,为中原王朝应对游牧民族提供了经典范本。

文章标签:突厥计

上一篇: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 | 下一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传

杨广改革统治方式与理念创新实践研究

隋朝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618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其统治期间的改革与理念创新呈现出鲜明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从大业元年(605年)即位至大业十

隋朝设立常平仓

隋朝杨坚

隋朝设立的常平仓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粮食储备制度,旨在调节粮食价格、应对灾荒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一制度继承自汉代的常平仓传统,但在隋朝得到了进一步

薛讷:隋朝的儒将风采

隋朝绛州

薛讷(649—720),字慎言,唐代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河东薛氏西祖房,是隋唐之际著名的军事将领。尽管标题中提及“隋朝”,但薛讷的主要活动

牛弘制定《开皇礼》

隋朝刘焯

牛弘是隋朝著名的礼学家和官员,在隋文帝开皇年间主持制定《开皇礼》,对隋唐时期的礼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牛弘与《开皇礼》的详细内容:

突厥分裂为东西

隋朝长孙晟

突厥汗国在6世纪中期由土门可汗建立后迅速发展为横跨蒙古高原和中亚的强大游牧帝国,但583年因内部矛盾正式分裂为东突厥汗国(北突厥)和西突厥汗国。分

隋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探究

隋朝长孙晟

隋朝(581-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重要统一王朝,其外交政策以"远交近攻"为核心,通过军事威慑、贸易往来和文化输出构建了复杂的国际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