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顺帝重用脱脱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6 | 阅读:2716次
历史人物 ► 脱脱

元顺帝重用脱脱元朝末期政治中的重要事件,体现了统治者挽救王朝颓势的努力。脱脱(1314—1355)出身蒙古蔑儿乞部,其家族在元廷地位显赫,伯父伯颜曾长期掌权。脱脱的政治生涯可分为两个阶段,其政策与元顺帝的政治需求密切相关。

元顺帝重用脱脱

一、重用背景

1340年,脱脱参与推翻伯颜的政变,为顺帝夺回实权。当时元朝面临财政危机、黄河水患及红巾军起义酝酿等困局,顺帝急需能臣整顿朝纲。脱脱作为年轻且受过儒学教育的蒙古贵族,既熟悉汉制又忠于皇室,成为理想人选。1341年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开启"至正更化"。

二、主要政绩

1. 政治改革:恢复科举取士,扩子监,重用汉族文臣如欧阳玄等,试图调和蒙汉矛盾。废止伯颜时代的排汉政策,重修《宋史》《辽史》《金史》。

2. 经济举措:发行"至正交钞"整顿货币,但因储备不足导致通胀;推行"海运粮法"保障京师供给,年运量达300万石以上。

3. 治水工程:1351年任用贾鲁治理黄河,动员民夫15万、军队2万,疏通黄河故道,暂时缓解水患,但沉重徭役成为红巾军起义。

三、历史影响

脱脱的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试图通过汉化改革延续政权,1354年亲征平定张士诚显示其军事能力;另一方面,急政加重社会矛盾。他的两次罢相(1347年、1354年)反映元廷内部斗争激烈,最终被哈麻矫诏毒死于云南流放途中。其去世次年(1356年),元朝便失去对江南的控制。

脱脱的悲剧在于,尽管个人能力突出,但其改革始终未能触及土地兼并等根本矛盾。明人修《元史》评价其"功亏一篑",恰说明元末体制性危机已非个别能臣可解。其执政时期恰是元朝国势转折点,此后军阀割据加速,为朱元璋北伐创造了条件。

文章标签:

上一篇:北宋商人张择端 | 下一篇:玉米传入中土

元大都正式定都

元朝元大都

元大都正式定都于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忽必烈下诏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并将其确立为元朝的首都。这一决定标志着北京首次成为全国性统一王朝的政

元世祖征讨乃颜叛乱

元朝乃颜

元世祖忽必烈征讨乃颜叛乱是元朝初期一次重要的平叛战争,发生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乃颜是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世袭统治辽东地区,势

倪瓒清閟阁隐居

元朝倪瓒

倪瓒(1301—1374)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元四家"之一,其清閟阁隐居生活是其艺术创作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经历与创作体现了其孤高绝俗的个性与艺术追

元文宗编修《经世大典》

元朝元文宗

元文宗编修《经世大典》是元代重要文化活动,反映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接纳与政治整合的意图。该典籍编纂于天历二年至至顺二年(1329—1331年),由奎章阁

脱脱修辽金宋史

元朝脱脱

脱脱主持编纂辽、金、宋三史是元代史学史上的重大工程,这一工作不仅体现了元朝对正统史学传统的继承,更反映了多民族政权对历史书写的政治考量。以下

天历之变夺帝位

元朝脱脱

天历之变是元朝中期一场围绕皇位继承的宫廷政变,发生于1328年(天历元年),核心人物是元文宗图帖睦尔与其兄元明宗和世㻋。这一事件折射出元朝皇权继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