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清朝 >> 详情

清朝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

朝代:清朝 | 时间:2025-08-01 | 阅读:3927次
历史人物 ► 清朝

左宗棠(1812—1885年)是晚清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其在19世纪70年代主导的收复新疆之战,是清朝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关键战役。以下是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详细史实与分析:

清朝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背景与动因

1. 阿古柏入侵与外患加剧:1865年,中亚军阀阿古柏在英国与沙俄的默许下侵入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占领南疆及部分北疆地区。1871年,沙俄趁乱出兵侵占伊犁,新疆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

2. 海防与塞防之争:清廷内部围绕国防重心爆发争论。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专注海防;左宗棠则力陈新疆的战略价值,强调“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最终清政府采纳左宗棠建议,任命其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二、军事准备与战略

1. 后勤保障:左宗棠提出“缓进急战”原则,用两年时间筹粮秣、铸兵器。为解决运输难题,在兰州设制造局仿制西洋炮,并采用“节节转运法”保障补给线。

2. 兵力部署:组建约6万人的西征军,以刘锦棠、金顺等为前锋,采取“先北后南、剿抚兼施”的策略。刘锦棠率领的湘军为精锐主力,装备克虏伯后膛炮等先进武器。

三、战役进程(1876—1878年)

1. 北疆收复:1876年夏,清军攻克古牧地、乌鲁木齐,次年春平定北疆。左宗棠严令禁止扰民,通过屯田减轻百姓负担。

2. 南疆决战:1877年,清军在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三战连捷,阿古柏兵败自杀。清军乘胜追击,至1878年初收复喀什噶尔,英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覆灭。

3. 收复伊犁谈判:左宗棠以军事为后盾,在哈密设防施压。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签订,沙俄虽索要赔款500万卢布,但最终归还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仍被割占)。

四、历史意义

1. 领土完整:新疆重归中国版图,1884年正式建省,刘锦棠为首任巡抚,推行郡县制加强统治。

2. 国防战略:打破了英俄蚕食西北的企图,左宗棠提出的“疆防”理论影响深远。

3. 经济与文化:战后兴修水利、推广屯田,促进边疆开发。左宗棠沿途种植“左公柳”,至今在甘肃、新疆仍有遗存。

4. 局限性:受制于清廷腐败,部分改革未能彻底,沙俄仍在新疆保有经济特权。

五、扩展知识

兵器革新:西征军装备了当时先进的七响后膛(斯宾塞)和攻城臼炮,体现洋务运动成果。

民族政策:左宗棠对投降的维吾尔、回部首领采取怀柔政策,避免了民族矛盾激化。

国际反响:英国政治家寇松曾评价此役是“亚洲近现代史上最杰出的军事政治成就之一”。

左宗棠以古稀之龄抬棺出征,其收复新疆的壮举奠定了现代中国西北疆域的基础。这一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晚清罕见的外交与战略综合胜利,对后世边疆治理具有深远借鉴意义。

文章标签:

上一篇:冯梦龙三言编辑者 | 下一篇:商朝的文学与艺术

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

清朝曹雪芹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是清代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课题。结合现存史料和学术研究,其创作背景及特点可概括如下:1. 家世背景与创作动机

清代民间手工业发展

清朝广州十三行

清代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地域化特点,在传统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从技术、行业分布、经营模式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技术继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

清朝林则徐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历史的关键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1. 背景与禁烟运动的

李卫的廉政传奇

清朝传奇

李卫的廉政传奇基于其雍正朝的仕宦生涯确有一定历史依据,但需辩证看待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演绎与历史真实的差异。以下几点结合《清史稿》《雍正朱批谕

清朝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朝清朝

左宗棠(1812—1885年)是晚清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其在19世纪70年代主导的收复新疆之战,是清朝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关键战役。以下是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

清代茶马古道贸易

清朝清朝

清代茶马古道贸易是中国西南地区与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的重要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但在清代达到鼎盛。清政府通过茶马互市制
友情链接